图书分类检索

爱心圆梦|情暖学子心的大姐姐

时间: 2024-03-08 热度: 0 来源:中国妇女网

导语:

12355青少年服务台是共青团面向青少年提供心理、法律咨询和权益服务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找得到”共青团的重要端口。近年来,各地12355青少年服务台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升级,不断优化工作举措、健全工作机制,坚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务实功、做实事,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2023年,共青团系统有3个12355平台和3名工作者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第24期,《中国共青团》杂志社联合团中央权益部共同推出专题《12355 青少年服务台:用心感知青年温度,用爱传递党的温暖》,讲述12355青少年服务台那些暖心事暖心人,为各地推动12355服务能力提质升级、服务工作走深走实提供借鉴。本期推出《朱悦嘉:情暖学子心的大姐姐》,与您分享朱悦嘉的故事。

“‘金秋助学•爱心圆梦’捐助活动是我们清河村驻村工作队自发开展的。我们每年都会从驻村工作经费里面划出固定的一笔资金,用于捐助清河村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们。当他们考取大学时,我们会给他们发放这笔助学金。”说话的人叫朱悦嘉,团云南省委少年部干部。从2019年到2022年,她在云南省昌宁县大田坝镇驻村工作期间,持续关注学生群体。因表现突出,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说起大田坝镇,记者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远远超出“山路十八弯”的绵绵不断的窄窄的盘山公路。那是2018年,当记者历经颠簸到达大田坝镇政府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让记者震惊的是,镇政府里人头攒动,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做着手上和脱贫攻坚相关的工作。镇长说,他们一会儿还有一个工作总结会要开。这一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朱悦嘉来到的村庄就在这样的镇里。

2019年,当朱悦嘉刚刚到清河村驻村的时候,她发现驻村工作队宿舍附近就是学校。于是,驻村工作队决定走进学校,开展调研走访。“我们的最初想法是,想跟学校校长、老师们沟通,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尽我们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为学校解决部分实际困难。”朱悦嘉说。

进入驻村工作队视野的,是落后的办公设备和办公条件。交谈中他们了解到,这是一所村级的完小,经费等各方面的资源都十分有限。“老师们提出,要是有一台比较好的复印机就好了,方便给同学们复印作业和试卷。”

因为村庄属于山区,冬天还是比较冷的。老师们希望孩子们能多开展室外活动,增强御寒的能力。由于学校运动器材比较缺乏,小朋友在室外的活动受到限制。“驻村工作队商量了之后,就决定把我们驻村工作经费拿出来,为小朋友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朱悦嘉说,“其实我们驻村工作经费还是有限的,加上我们想基本上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份爱心物资,经费就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了。”

质量比较好的复印机对于朱悦嘉他们来说,也属于比较贵重的器材。“经过多方联系,售卖复印机的老板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很主动地用很优惠的价格给到我们,不再收取除成本外的一切费用。”朱悦嘉说。

朱悦嘉和队友们还经常走访入户,向村民了解他们对于孩子所在的村级完小有些什么样的需求,或者有些什么样的愿望。有一次,朱悦嘉走访入户的时候,一位家长说,觉得饮水的水质还是比较硬,担心小孩长期饮用会带来健康问题。后来,当朱悦嘉在向当地妇联汇报工作时,偶然得知他们有安全饮水项目。经过朱悦嘉和村“两委”班子的多方协调,向市级妇联、省级妇联、全国妇联逐级报告,反复沟通,最终项目落了地,并且就把这个项目放在了清河村的完小。

从此,小朋友就摆脱了烧锅炉水、饮用锅炉水这样的生活方式。转变成饮用经过净化的软质水。小朋友在学校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说到这里,朱悦嘉由衷地笑了。

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汪岗村的女学生小红(化名)的问题。小红的父亲出车祸去世了,妈妈一个人在带她。因为肇事司机家也很困难,所以实质上他们家并没有得到很多赔偿。所以,小红家的生活非常窘迫。

这一情况是我们另一个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在走访入户的时候了解到的。当时他联系到我,问我能不能从群团组织中协调一些资源,为这个小女孩争取一些具体的项目帮扶支持。我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向当地的县妇联作了报告。”朱悦嘉说。

当时县妇联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不久就与保山市女企业家协会昌宁小组县的成员们到小红家去了解情况。女企业家们非常有爱心,当时就捐了一笔助学金。同时,昌宁县妇联也给了小红一个扶助项目,项目覆盖了每年小红卫生巾的使用费用。这样也为小红家节省了一笔开支。

在问到驻村期间开展工作有什么困难和阻力的时候,朱悦嘉说:“我们在驻村的时候,大多数目光会聚焦在开展关心、关注、关爱学生群体等工作上,遇到的困难或者阻力并不多。因为清河村从村‘两委’班子到村民都很支持我们来做这个工作。通过多年来大田坝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班子和清河村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大家都十分清楚,扶贫不仅扶志也需要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好的方式。”

朱悦嘉给记者讲了一件事情来说明她的体会。当时的清河村幼儿园只有一间教室,如果当地老百姓的孩子要上幼儿园,要么在清河村完小里这间小小的教室上,要么就只能骑摩托车,每天往返将近40公里的山路,到镇上的幼儿园上学。清河村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就想努力改善这一现状。他们拉上当时的村支书一起向县驻村办汇报相关情况。东北大学一名挂职干部听说后,当即就同意予以项目支持,为清河村建一所幼儿园。

但是村里再建幼儿园的话,就会涉及一个征地的问题。

起初我们很担心这个地会征不下来,因为这涉及到村民自己的利益。当时我们正在头疼如何去做村民的工作时,没想到村民才一听说建幼儿园,直接回答‘那没关系,我们非常支持!’就很慷慨地直接投同意票了。”朱悦嘉说到这里,眼眶湿润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云南这片淳朴的土地养育了朱悦嘉,而朱悦嘉也以自身的淳朴反哺了这片土地上盛开的向阳花。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



作者: 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