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检索

拂去尘烟重返历史现场

时间: 2021-05-08 热度: 43 来源:北京晚报

《走出历史的尘烟》李菁 团结出版社 

▌李峥嵘

2001年,李菁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刚开始主要是采访社会热点和热点人物,当时的主编朱伟看到了她对历史的关注和对历史人物的准确把握,于是建议她多写一些历史报道。2006年,《三联生活周刊》开辟“口述”专栏,李菁撰写了大量的历史文章。她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同时对历史人物的幸存在世的至亲好友进行深度的采访,完成一篇一篇深度报道。如今,十余年的历史写作结集成《走出历史的尘烟》(上下册)。

这套书通过挖掘人物的细节去追踪历史事件,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人物,探究个人对历史的意义,同时也构成对当下的启迪。李菁笔下的人物有一代报人王芸生、天才作家萧红,也有文化老人黄永玉、建筑师贝聿铭……她从历史尘埃里打捞太平轮失事事件、哈尔滨瘟疫之战,去爱尔兰追寻叶芝的灵魂,去夏威夷找寻孙中山的足迹……每个人的故事都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大时代下命运的共性。

在接受《北京晚报》专访时,李菁说:“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曾影响重大,但是我想要写出当下性,如何从热的人物里写出冷静的观点?如何从不那么热的人物里写出今天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这都是不同题材的难点所在。比如说萧红对大众来讲是一个著名的作家,多少会知道她的名字和故事,但是又并不是那么熟悉她的作品和生活细节。我在大量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带大家重新认识萧红。我还要在对事实的把握基础之上提出新的观点。比如萧红,我想要去探究到底是什么导致她的悲剧。通过大量历史材料,我希望今天的读者看到虽然她是一个追求自由独立的女性,依然很难逃脱时代的影响,很难摆脱对男性的依赖。我并不是从当下出发对历史人物进行指责,我想要回到她的时代,同时希望超越她的时代。带着对历史人物的共情之心去认识历史,看到历史人物在时代的浪潮之下的艰难抉择。”

作为一个倾听者和写作者,如何超越自己的想象与偏见,洞穿讲述人隐恶扬善的标签化,这是口述历史写作的困难。李菁说她的写作态度是对采访对象保持“有远有近”,“近”是与之共情,走到他的内心世界里去,看到他内心的挣扎,不只是复述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事实。“远”是超越历史时空,看到历史人物的选择。这也是自己多年写作慢慢形成的方法论。开始采访的时候,亲眼见到那些名人,难免有些胆怯,甚至有点兴奋不已,不敢平等提问。随着时间的推移,采访久了,有了更多的积淀之后,面对无论是多大名气的人,都不再有追星族的心态。“在采访前我会做充分的准备,即使采访时紧张,也是来自对这个题材的重视,而不会对采访人物有任何的仰视。我去以色列采访作家奥兹,确实有点紧张,主要是担心自己不是学文学科班出身,但是跳出文学,和作家做一些现实和历史的探索,也别有意义。”

《走出历史的尘烟》这套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可读性很强,有大量细节,宛如重返历史现场。例如写美国记者白修德于1939年4月飞到陷入战火的中国,开篇宛如电影镜头:“容克飞机在跑道上滑行一段时间后,伴着轰鸣昂然冲入云霄……这位美国小伙子还有一个月才满24岁,俯瞰脚下这片大地,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生活。”这种细腻、画面感很强的写作特点源自记者本色,“我首先是一个记者,要忠实于事实,同时周刊读者需要可读性,因此我的写作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就这样,《走出历史的尘烟》用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带读者重返历史的现场。“隔着遥远的时空,人生亦因此而温暖”。


作者: 李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