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检索

梁光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时间: 2025-09-16 热度: 4 来源:中国新闻报

留意近年来各地举办的书展、书市等活动,不难发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物越来越多,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多样。在出版行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富矿里还有哪些待挖掘的宝藏?流传千年的文化珍宝与智慧结晶,如何滋养当下的读者受众?

《中国新闻》报采访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社长梁光玉,围绕“如何将传统文化做成一本好书”这一话题,分享经验与心得。


2024年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先生诞辰405周年。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船山精神及船山文化的研究与普及,团结出版社(以下简称“团结社”)策划出版了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王船山》,同时在湖南多地举办了新书首发式、出版座谈会、作品分享会等活动,引起了广泛反响。该书的出版既是民革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生动实践,也是团结社在传统文化出版上取得的又一硕果。

图片

近年来,从现象级游戏作品《黑神话:悟空》惊艳亮相,到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勇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桂冠,再到中国各地文旅资源因此被更多人关注,以及中华传统优秀出版物的持续涌现,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肥沃土壤结出的累累硕果。这些成果不仅推动着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创新,也让我们愈发深刻地感受到,出版行业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及深远的意义。

团结社建社近四十年来,始终秉持“特色出版,科学发展”的出版理念,在特色出版之路上,一直致力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历经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团结社“谦德国学文库”已出版近200种优秀国学图书。编辑团队精意覃思、精雕细琢,全力推动传统国学尤其是古籍的普及与推广,在广大读者群体中赢得了良好口碑。

图片

为契合现代读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需求,在原版古籍出版之外,团结社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传统经典读物的“文白化”,通过以文白对照的《群书治要》《白话二十四史》《白话资治通鉴》等为代表的国学经典大众读本,有效拉近读者与传统文化、传统国学之间的距离;二是历史学术读物的大众化,以“华夏传统政治文明”书系和“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丛书”为代表的大众学术图书,联通过去与现在,更好地践行了以文化人的时代使命;三是开发适合孩子阅读的国学读本,如《我教孩子学国学》《我教孩子学〈诗经〉》《给孩子讲〈论语〉》《给孩子讲〈孙子兵法〉》等亲子共读类国学经典读物,进一步拓宽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场景;四是经典国学图书的版权输出,通过与境外多个国家与地区出版机构合作,推动《群书治要360》、“儿童经典诵读系列”等传统文化类图书走向更广泛读者群体。

图片

以古鉴今,知往察来。典籍文献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丰厚传统文化滋养。团结社近日出版的《群书治要续编》是耗时十年精心打造的大型历史文献图书,补录了《群书治要》未收编的历朝典籍精要,从《宋书》至《清史稿》等正史以及《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典籍中采撷精华编撰而成,汇聚了南北朝至清代一千五百年间子史典籍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由于涉及古籍时间跨度大、底本情况复杂,编辑工作难度极大。这套书能够顺利出版,离不开民革中央领导的关心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团结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时代人文精神”的出版初心。2024年初,《群书治要续编》出版座谈会在民革中央礼堂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

展望未来,团结出版社将持续加大“谦德国学文库”在优秀传统文化整理和出版方面的投入,全力做好《文白二十四史》等精品化工作;积极跟进民革中央关注的“昆仑文化”“关公文化”等重大文化课题,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力量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