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谋划领导武装起义
奔波筹划,参与领导西南武装起义推翻清工朝,仅有批判的武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武器的批判。同盟会在宣传革命思想的同时,积极筹划国内武装起义}作。1906年12月,在江西萍乡、湖南浏阳和醛陵地区举行了第一次以同盟会政纲为号召的武装起义,起义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孙,山称为“革命同盟会会员第一次之流血”的起义,扩大了同盟会的影响,激发了海外会员进行武装斗争的激情,增强了革命党人武装推翻清工朝的信心。清政府在镇压萍、浏、醛起义之后,认识到了革命党人真正威力,遂加大对海内外革命党人的打击力度,在国内捕杀革命党人,在海
外运用外交手段迫害革命党人。清政府借口同盟会是萍、浏、醛起义的策动者,要求日本政府驱逐孙,山等人。
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1907年初,同盟会进行了新的部署和分,逐渐把}作的重心转向国内,转向发动武装起义。派朱执信等人潜回国内,发动群众,积蓄力量,筹划武装斗争。而被清政府通缉悬赏缉拿的同盟会会员囚无法公开在国内活动,到主办和令海报》时的胡汉民
南洋,国的邻近国家,宣传革命,筹划在华南、西南武装起义。胡汉民、汪精J已被清政府悬赏缉拿,无法回国从事革命,孙,山又需要胡汉民、汪精J这样的得力助手,决定胡、汪二人跟随孙,山、黄兴到南洋开展革命活动。
胡汉民辞去了同盟会本部秘书职务,毅然告别了刚刚分娩的妻子和出牛仅三天的女儿,于1907年3月4日,同孙,山一起离开了日本东京,途经香港、新加坡、西贡、海防,抵达河内,租用河内甘必达街61号作为活动机关场所。为了方便开展}作,孙,山化名高达牛,胡汉民化名陈同,随后,胡汉民又把妻子和女儿接来同住,以资掩护。
当时,河内华侨,聚集着许多倾向革命的仁人志士,但构成较为复杂,有知识分子,也有会党成员,还有牛活在底层的}人及无正当职业者。为了统一革命行动,壮大革命队伍,孙,山等人整合了各种力量,建立同盟会河内分部,并在河内设立以经营饮食为名的日新楼,招纳海外的会党分子。初到河内,胡汉民、汪精J在发挥其理论宣传方面的特长,在华侨,宣传革命宗旨并指导其任务;对于会党分子,宣讲革命纪律,纠正其恶习。孙,山、黄兴、胡汉民、汪精J等人离开日本到南洋以后,同盟会的革命运动重心,也就从日本东京转到了南洋一带。从1907年到1908年一年间,以河内为指挥,心,在,国的西南边境4〔)
连续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
胡汉民到南洋之后参与筹划的国内第一次武装起义是广东潮州黄冈、惠州七女湖起义。
新加坡华侨商人许雪秋原籍广东潮安,他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在1904年就曾回国在潮汕一带联络会党头目,企图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他见到孙,山后服膺其革命理论,加入同盟会。孙,山看到他善于鼓动联络,有很多会党的关系,便任命他为“,华国民革命军东军都督”,继续到潮州、嘉应州等地进行革命活动,筹备武装起义。许雪秋经过半年多的积极筹备,认为举事时机成熟,遂向孙,山报告,拟在1907年5月发动起义。于是,孙,山在1907年4月派胡汉民到香港策应,协助指导,负责传达孙,山的指不。按照孙,山的计划设想,潮汕的起义要与惠州及广东西部的钦州、廉州等地的起义同时进行,以壮大声势,互相配合策应,同时也能够分散、牵制敌人的力量。1907年5月,旬,潮汕的会党首领余继成、陈涌波到香港向胡汉民报告起义的筹备情况,胡汉民叮嘱余、陈二人,遵照总理孙,山的命令,潮汕起义应同惠州、钦州、廉州同时并举。但事不遂意,会党在联络起义过程,走漏了风声,引起了清政府潮州总兵的警觉,于5月21日派兵进驻黄冈镇,并借故捕去会众两人。5月22日,余继成等聚集会党200余人在黄冈城外举事,并一举占领了黄冈,成立军政府,以“广东国民军大都督孙(指孙,山)”、“大明都督府孙”的名义布告安民。但囚事起仓促,没有通盘的计划,终囚寡不敌众,起义失败。6月2日,邓子瑜和陈纯等集合少数三合会党在距惠州20里的七女湖截获清军防营枪械,宣布起义,连克杨村、三达、柏塘等地,旋又在八子爷打败清营管带洪兆麟。归善、博罗、龙门各地会党纷起响应,队伍增至200余人。清水师提督李准急调兵镇压,囚黄冈起义失败,邓子瑜、陈纯等会党得不到声援,孤军作战,加上弹药缺乏,被迫在6月13日解散。
4广东潮州黄冈、惠州七女湖起义失败后,胡汉民继续留在香港,谋划刺杀镇压黄冈、惠州七女湖起义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以提升革命者的士气。刺杀计划由同盟会会员刘师复实施,但在实施刺杀计划之日(1907年6月11日)晨,刘师复在配置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左手和面部严重受伤。爆炸发牛后,警察闻风而至,并将刘师复逮捕收押。此次刺杀就此失败。刘师复被捕后,胡汉民与冯自由、李纪堂共商挽救之策,‘曾于6月13日派人到广东设法营救,但终囚清军防范严密,没有成功。
在香港,胡汉民还第一次见到了被孙,山称为“革命圣人”的张静江。胡汉民刚到河内之时,为了筹措革命经费,曾在孙,山的授意下,向两个人发电报求助。一个是曾锡周,一个就是张静江。当时,胡汉民对张静江存有疑虑,囚为孙,山和张静江只昏国民党右派代表人物之一张静江
42是一面之缘,不知能否慷既解囊。但孙,山认为,张静江是诚实之人,不会说谎的。遂让胡汉民试以与之约定的“AB(泊E''(A字是一万元,B字是二万元,C字是三万元,D字是四万元,E字是五万元)求助筹款的顺序发“A''字电报给张静江,张静江果然兑现承诺汇来一万元。后来孙,山又让胡汉民发一“E'’字电报,又有五万元汇至。事后,孙,山瞩胡汉民写一长信向张静江报告两广起义及经费的使用情况,张静江也不回信,只是叫人捎来话:我不是囚为你们写长信才帮助你们的,囚为存此之心,彼此明自。胡汉民于是以张静江为奇人。1907年7月28日,弓长静江来香港,冯自由设宴,胡汉民作陪,次日胡汉民又与张静江晤谈,并在胡汉民的主持下,张静江加入了同盟会。
此后到1907年12月,胡汉民往返于香港和河内之间,筹调运械,支援前线。防城起义失败后,孙,山筹划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1日,同盟会会员黄明堂率军攻占镇南关。
12月2日,为了鼓舞起义士兵士气,孙,山偕同黄兴、胡汉民以及日本人池亨吉等人亲赴前线。这是文弱书牛胡汉民有牛以来第一次参加实战。孙,山、胡汉民等人先从河内坐火车到凉山,然后到村,从山路爬到山顶的炮台。在村,出发时已是下午五点多钟,一行人,只有胡汉民囚饮食不适身体有病,囚此在崎岖的山路上,吃了很多苦头,将近十点钟时,就要到山顶炮台了,胡汉民终囚体力不支,昏倒在地。幸亏孙,山学医出身,很有经验,指挥大家将胡汉民平放在地上,徐徐抬起其脚部,不一会儿,胡汉民就醒来了,一起登上了炮台。
孙,山亲临前线指挥,兴奋异常,不仅激励士兵一定要把腐败的清工朝推翻,而且还亲自为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由于山上炮台多数大炮不能正常使用,清军的增援部队正在开来,在大家的劝说下,孙,山同意下山想办法筹款购械策应起义军。在下山返回河内途,,孙,山被法警所辨识,法国殖民当局向孙,山发出了驱逐令。而由于镇南关起义军军火不济,无法继续坚持下去,乃于举事七天后弃炮台突围,退入越南境内。镇南关之役,对胡汉民来说,既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考验。作为一个宣传、鼓吹革命的理论家,旗帜鲜明地提出武装推翻清工朝的统治,但一直是纸上谈兵,这次亲临起义的前线,枪林弹雨,路途坎坷,得到了切身的体验。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胡汉民仍感既颇多,说是他“在革命军,参与实战之第一次”,“虽无成功,吾人乃得实战之经验”。这次与孙,山同行,也让孙,山看到了文弱书牛的胡汉民意志坚强的一面。有一次,孙、胡43二人谈到镇南关起义时曾问胡汉民:当时同行人之,,只有你身体最弱,又有病,为什么能够奋力勇进?胡汉民回答,“吾人既矢志革命,所谓知死必勇,更不愿于其时提出顾虑,致他人动摇”。胡汉民此时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牛命,而是事业全局,遂深得孙,山的信任,在以后的关键时刻能够委以重任。1908年1月25日,孙.}1山被迫离开越南,从而把领导勺、桂、滇三省起义的重任留给了黄兴、胡汉民二人。黄、胡二人把镇南关起义失败后撤退到越南的人员妥善安置后,便筹划再次起义之事。当时,广西钦州、廉州、上思一带的老百姓对政府的苛捐杂税,怨声载道,经常发牛抗捐抗税的斗争,有发动起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黄兴曾前往钦州、廉州游说清军将领反正,但没有成功。黄兴便招集越南华侨,200多同盟会的会员,组成“,华国民军南路军”,自任总司令,攻打钦州、廉州、上思等地。胡汉民为了策应黄兴在前线的军事行动,在河内一边筹措粮食弹药,一边利用自己身为两广人的地缘优势,劝说广西的清军将领共图光复之大事。
此前,胡汉民便和南宁的荣军统领的幕僚陈炳馄等人有过接触,知晓他们对清朝有不满的倾向,曾表不过,若时机成熟,愿意投身革命。黄兴率领的“,华国民军南路军”攻打钦、廉等地后,胡汉民以“南军大营”的名义,写信给广西南宁荣军统领陆荣廷,劝他认清满清政府岌岌之危势,趁此大有可为之机会,与革命党合作,共同推翻清政府,做“开国功臣”。
在胡汉民的策划下,陆荣廷、陈炳馄等人虽有一此“反正”的姿态,但始终没有真正付诸行动。黄兴率领的“,华国民军南路军”英勇作战,转战钦州、廉州、上思等地四十多天,最后由于“弹尽援绝”,以失败告终。
广西钦、廉、上思起义失败后,根据孙,山的指不,胡汉民参与了百南的河口起义的组织和领导。黄明堂在镇南关起义失败44撤退到越南之后,孙,山就命令他积极筹备在百南举事,建立同盟会的根据地。1908年4月29日,在胡汉民的配合及领导下,黄明堂率部越过边境进攻河口。清朝驻扎在这里有四个步兵营,其,一个营倒戈反正响应起义,起义军很快就占领了河口,队伍也不断壮大,达三千余人,一时声威大震。胡汉民马上把这个喜讯报告给在新加坡的孙,山,其,也谈到了他在后方筹划指导的辛苦,“弟此次一人独当要职,自河口克服以来,笔舌不停,而策应为谋,不皆出于一人,拙虑索体屏弱,尤恐不胜,幸以喜奋之愉快故,振起精神,尚能勉强从事耳”。同时向孙,山提出接济军晌及派黄兴来河口统率领导起义的请求。接到胡汉民的电报后,孙,山一面回电赞扬他在}作,取得的成绩,一面派人四处筹款,并让黄兴赶赴河口领导起义军。5月5日,黄兴来到河口督师,但投诚的清军不听调度。黄兴书告胡汉民,嘱其在河内购买军械,准备另组由同盟会会员组成的敢死队投入战斗。胡汉民在河内积极筹备,以应黄兴之需。5月9日,黄兴从河口前线回河内与胡汉民商量进一步行动之事。第二天在返回河口即将出境时,被法警察疑为日人,遭拘遣回河内。胡汉民得知消息后,急忙联系当地华侨与法方殖民当局交涉,结果是:黄兴虽获释,但必须离开越南。
革命党人在滇、’勿、桂等西南边境频繁活动,引起了满清政府的高度关注,清政府不断向法国政府施压,要求把反清政府的革命分子驱逐出其殖民地越南。黄兴被查拘,受孙,山指派从东京来增援河口起义的同盟会J肾}几谭人风、倪映典、黎仲实也在越南被法警逮捕,法国政府还应清政府的要求,封锁边境。致使革命党人在越南的活动更加困难,胡汉民在河内为河口起义购置的军械弹药,也无法正常运出越南边境送到起义者手,。这样,河口起义既无法得到军需供应,黄兴又不能亲临军,统帅,在坚持近一个月时间后,到1908年5月底,黄明堂率残部不得不撤退到4写越南境内。
为了安置河口起义失败后撤退到越南境内人员的善后,胡汉民只好躲避殖民当局的监视,把妻儿安顿回香港,到河内支持革命的华侨黄隆牛的一个冷僻的洋服店二层楼上匿居,不敢随意下楼,整天穿着拖鞋,除了几个极秘密的同盟会员来看望外,其他人都不能见。在洋服店的偏僻楼上,胡汉民统筹谋划,然后派人去办理执行。经过两个月的筹划措置,想尽种种办法,终于将谭人风、倪映典、黎仲实等人和河口起义撤退下来的人员妥善安置好,使革命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1908年7月,胡汉民化装成船上的侍役,避开了出港手续及法警的检查,离开越南,回到了香港。
1907年至1908年一年时间里,在,国西南边境省份革命党人发动的六次起义(除以上五次外,还有1908年3月的马笃山起义),胡汉民都作为重要的策划者、组织者或策应者参与其,,他革命的牛涯又增添了更加丰富的经历,取得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教训,为他以后革命斗争积累了经验。这几次起义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作为亲历者、策划者、组织者或策应者的胡汉民来说,失败所带来的打击和痛苦也是巨大的,尤其是河口起义失败后,黄兴被迫离开越南,加上法国殖民当局对革命日渐高压的政策,在越南的革命党人活动一时滔入低潮,胡汉民不得不匿居在偏僻的房间里,胡汉民“精神上太痛苦了”,“简直闷的无可形容”。在两个月的苦闷之,,胡汉民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学会了“牛平所不会的而且也不愿学的一种习惯”―吸烟,自此,这个习惯伴随了他的后半牛。
2.四处筹款,策划新军起义
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在遇到挫折和困难乃至失败的打击时,不会永久地消沉、苦闷,而是在消沉、苦闷之余,总结教训,为了实现最终目标采取进一步的革命行动。正如孙,山所说的:“吾党经一次失败,即多一次进步”,“惟失败之后,谨慎戒嗅,集思补过,折而愈劲,道阻且长,期以必达,则党力庶有充实之时。历观前事,足以气壮,此故吾党之士所宜以自策励”。(《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375页)
胡汉民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斗士,他在苦闷之余,思考几次起义失败的原囚,探索武装斗争的新思路。在西南地区的六次起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利用会党的力量发动的。会党是由失去土地的农民、流氓无产者、受追捕不得不匿迹于“绿林”的反清义士等下层的民众组成,他们有强烈的反清意识,有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是发动起义可以依靠的力量。但他们也有组织松懈,纪律涣散,缺乏严格的训练,缺乏大局观念,难以领导等特点,对革命运动不利。对会党的利用,应该利用其革命性的优点,改掉其对革命不利的一面。六次起义都是利用会党的力量轰轰烈烈地发动,但都是虎头蛇尾。这其,有军费给养不继的原囚,胡汉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由于会党的首领“难用”,不听指挥;会党的“民军”,缺乏训练,没有战斗力。胡汉民向孙,山建议,以后军事行动的武装起义,应多依靠于正式军队,的新军。
新军是清朝政府在甲午,日战争之后编练的新式陆军,最早始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建立的“定武军”,后各地均效仿,新军在士兵的选拔、编制及装备、训练等方面与旧式清军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习洋枪,学西法”,士兵的文化索质较高,秀才举人也有投到新军里面当兵的,对新事物、新思想极易接受。孙,山在历次武装起义失败后也认识到单单依靠会党的力量,很难使革命最终成功,会党“其战斗自不如正式军队”,“然军队,人辄患持重,故不能不以会党发难,诸役虽无成,然影响亦47不细。今后军队必能继起,吾人对于革命之一切失败,皆一切成功之种子也”。胡汉民赞成孙,山的意见,他提出,新军,“辄患持重”者主要是标统(相当于今之团长)以上的军官,连排长等以下之军人是革命党人争取的重点和武装起义的依靠力量。孙,山“深以为然”,并向同盟会员下密令,在新军,加强策反}作。随后在修改的《同盟会革命方略洲,,增加了“招军章程”和“招降清朝兵勇条件”两章。从此,孙,山、黄兴、胡汉民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把运动新军作为武装斗争,的主要任务之一。胡汉民离开越南后,其活动范围仍是在香港及南亚之间,进行革命宣传,为革命筹集经费,策划武装起义。
1908年秋,为了加强对南洋同盟会分会的领导,便于各分会之间进行联络,同盟会在新加坡设立南洋支部,胡汉民被孙,山任命为同盟会南洋支部支部长,负责南洋各地同盟会的全面}作。一直到1905年5月南洋支部迁往槟榔屿,胡汉民要回香港主持}作,才委托邓泽如代理支部长的职位。此间,胡汉民多次随同孙,山到南洋各地指导党务和筹款。
接连的武装起义,需要经费的支持。为了解决日益紧迫的财政、外交两大问题,孙,山计划到欧洲,试图争取欧美商人的支持,促使美国华侨成为革命党的稳固财源,设法运动欧洲各国政府改变其在东南亚各殖民地敌视,国革命的立场,以缓解革命党人面临的困境。1909年5月,孙,山由新加坡启程赴欧洲,行前,将国内革命运动的发动}作委托给黄兴、胡汉民负责,同时嘱咐胡汉民在香港筹建同盟会南方支部,1909年10月,同盟会南方支部在香港成立,胡汉民担任南方支部长,汪精J为支部秘书,支部分设军事、民军、宣传、筹晌等组。
同盟会南方支部成立之初,经费十分紧张,胡汉民设立“民牛书报社”,广收会员,并在广州设立分机关,加入者日渐增多。南方支部以发动新军进行武装起义为主要任务,胡汉民乃与黄48
兴、赵声等筹划广州新军起义。
谋划广东新军起义,在同盟会南方支部正式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南方支部成立后,对发动广东新军起义}作的分}更加具体。一是通过倪映典利用其在新军,的影响运动新军,发展同盟会会员。当时广州已建立的新军第一标、第二标以及炮兵、}兵、车姗重兵、学兵营等,倾向革命的士兵很多,至起义前夕,加入同盟会者已有三千多人。二是通过姚雨平、张酥村联络广州附近巡防营。三是通过朱执信、胡毅牛联络番禺、南海、顺德的民军作响应。
胡汉民的夫人陈淑子和妹妹胡宁媛也加入到起义的筹备}作,。陈淑子和徐宗汉、李自平等女同盟会会员往广州运送子弹炸药,胡宁媛负责到广州传递情报。
1910年1月,倪映典从广州来香港,向胡汉民报告新军}作的开展情况,发展同盟会会员3000多人,举行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为了加强对起义的领导,胡汉民电邀黄兴、赵声、谭人风来港共图大事。黄兴、赵声到香港后,胡汉民与二人商定,在1910年2月24日(正月十五)左右举行起义。与此同时,胡汉民电告在美国纽约的孙,山,请他速汇起义的经费。到1910年1月下旬,起义的经费已经筹措到位。
筹备}作正在顺利开展之,,但意外发牛的事情扰乱了原来的计划。一张未签名的士兵加入同盟会的表格遗落在兵营,引起了政府的警觉,此时军营,又屡起风波。1910年2月7日,新军二标士兵囚刻名片与承办人发牛争执,巡警}几涉,引起斗殴,士兵被关押,数十名士兵拥至警察局要求放人,巡警与士兵冲突,矛盾加大。新军1青年士兵强烈的反抗情绪,更引起了军官的戒备,广州将军孚琦下令闭城,如临大敌,气氛渐趋紧张。倪映典急赴香港向胡汉民报告出现的新情况,建议提前起义。胡汉民与黄兴、赵声商议后,决定起义提前至2月巧日举行,并通知广州各部分负责的同志积极准备。
49倪映典回到广州后,发现新军反形已露,清勺督张鸣岐及水师提督李准已严为戒备,只好临时仓促发动起义。2月12日清晨,倪映典进入新军营垒,遇见管带齐某,趁互相拜年之际,用手枪将其击毙,然后吹号集合军士,宣布起义,进攻省城。由于清军早有准备,进攻受挫,激战,伤亡惨重,倪映典也,弹坠马,壮烈牺牲。筹备已久的广州新军起义,就这样。匆匆发难,又迅速失败了。
起义失败后,胡汉民设法安置逃出的革命党人,或留在香港,或前往南洋。待处理完广州新军起义的善后事宜,又开始为下一蘸薰薰薰鬓鬓鬓鬓纂黝薰襄淤羹】薰次起义奔波,1910年3月28
二黔{黔夔沐
翼蘸蒸熟夔粼青年时期的汪精卫
日,胡汉民与黄兴、赵声一起去新加坡,筹集革命经费。胡汉民一行到新加坡不久,就传来了汪精J、黄复牛囚暗杀摄政工载汁未遂,在北京被捕的消息。胡汉民得悉后,流涕叹息,痛苦万分,以为汪精J必死无疑。后又传来消息,清政府只是对汪、黄二人严讯关押,暂未有牛命之忧。随后,胡汉民放弃一切}作,四处奔走筹款营救汪精J。
胡汉民与汪精J的友谊始于1904年,二人共同赴日留学,是东京法政大学速成法政科的同学,由于二人都是广东人,又有共同的革命追求,一起追随孙,山,成为“相亲逾于骨肉”的好朋友。在孙,山逝世之前,胡、汪二人亲密无间,人们常常把他俩视为一个整体。自河口起义失败后,汪精J变得悲观起来,加上孙,山领导的起义都以失败告终,遭到了光复会一此人的攻击,他对发动武装起义丧失信心。其后奔走南洋各地筹款,又收效甚微。于是,汪精J决定从事暗杀。
胡汉民坚决反对汪精J从事暗杀的决定,‘曾苦口婆心相劝,认为通过运动军队起义推翻满清政府实现革命的目的,指日可待,暗杀“等于以鼠首为殉”。汪精J从事刺杀之意已决,胡汉民的劝阻并没有任何效果。胡汉民仍作努力,同时极力怂恿汪精J到日本去续办已经停刊的《民报》,试图以此转移汪精J的注意力,打消暗杀的念头。胡汉民还给吴稚晖写信,请他设法阻庄汪精J的刺杀行动。汪精J一意孤行,在《民报》上撰写《论革命之道路》一文,表达自己对实行暗杀的主张。他认为:革命党人只有两途,或为薪,或为釜,薪投于婴火,光熊熊,俄顷灰烬;而釜则受尽煎熬,其苦益甚,二者虽作用不同,其成饭以供余牛之饱食则一。文章足见汪精J甘当革命之“薪”从事刺杀的决心。他在前往北京行刺前,给胡汉民留有血书,“我今为薪,兄当为釜”。胡汉民接到血书后,万分悲痛,赋诗一首:
抉策当兴汉,持椎复入秦问谁堪作釜,使子竞为薪智勇岂无用,栖牲共几人此时真欲绝,泪早落江滨
重感情的胡汉民欲把汪精J营救出来,于是“屏去他事,日以营救精J为第一任务”。
他与陈璧君、黎仲实到处奔走,筹款实施营救。但应者寥寥,只有陈璧君之毋J月娟积极捐献。为了写
筹款,胡汉民甚至和陈璧君去澳门赌场,以百金做孤注一掷,希冀侥幸赢钱,结果输得精光。之后,他又准备亲自入京探听消息,被劝阻。忙了几个月,没有寻找到营救的办法,也没有筹到足够的款项。
从胡汉民全力营救汪精J一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他与汪精J有同乡、同学、同党、同道之谊,如此情谊之朋友蒙难,痛苦异常,倾全力营救,乃人之瀚隋,本无可厚非,但也应该适可有度。胡汉民父毋早亡,兄妹相依为命,珍惜亲情友情,遂形成了他感情较为脆弱、容易冲动的性格。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有一天,胡汉民从报纸上看到他的堂弟胡毅牛被杀的消息,便卧床助哭。如此感情脆弱、过度重亲情的性格,作为一个胸怀全局的领导者是不应该有的。革命党内部好多人,对胡汉民这种性格看不惯,赵声对胡汉民整日滔入营救汪精J的碌碌痛苦之,,批评他说,汪精J的义举闻于天下,是死一精J,更将有百十精J继起,“何苦戚戚如是”?谭人风看到他为堂弟胡毅牛之被杀(实际上并未被杀)
而卧床助哭十分反感,责怪他说,死难烈士,无一不是我辈兄弟,从未见你落泪,为不么听到你弟弟的噩耗,竞如此悲伤?对胡汉民信任有加的孙,山,看到胡汉民置其他革命}作于不顾,整日为营救汪精J奔波,严厉地批评他“,于感情,而失却辩理力,我不意子亦如是也”。
随着时间的流逝,营救汪精J的}作虽毫无进展,但迫于革命的形势,清政府不敢处死汪精J等人,汪精J暂时无牛命之虞。加上革命党人的开导、批评,胡汉民也终于从痛苦,走了出来,投入到下一步的革命行动,。
1910年11月13日,胡汉民出席槟榔屿秘密会议。这次会议是孙,山招集同盟会J肾}几商讨下一步革命行动的会议,黄兴、赵声、孙眉、邓泽如、黄金庆、吴世荣、熊玉珊、林世安、李孝章等同盟会重要J肾}几均参加了。会议决定,在广州继续举行武装起写2义,起义仍以新军为骨}几,另择五百革命党人组成“选锋”突击队当先锋,占领广州。
计划占领广州后,黄兴率一支军队北上,攻取湖南、湖北;赵声率一支军队,通过江西占领南京,长江流域各省举兵响应,然后会师北伐。为了领导起义,决定在香港设立统筹部。黄兴任统筹部部长,赵声任副部长;广州起义时,赵声任总指挥,黄兴任副总指挥。香港的统筹部下设调度、交通、储备、编制、秘书、出纳、调查、总务八科,胡汉民在秘书科}作。
孙,山吸取了以往历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在起义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分}筹划,筹款购械,组织联络,分}明确,都有专人负责。囚南洋各埠均有禁令,不许孙,山入境,孙,山会议结束后,只好赴欧美为革命筹款。在离开槟榔屿前,孙,山向胡汉民“嘱以各事”。
孙.}1山走后,胡汉民开始在南洋各地进行筹款}作,从1910年12月至1911年3月初,三个月时间里,他奔波于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地,拜会华侨,宣传革命,鼓动劝募。
以前从事募捐,胡汉民大多跟随孙,山往各地,为营救汪精J倒是胡汉民自己出面募捐,囚掺杂个人感情在里面,捐者寥寥,不难理解。这次为了革命之起义,进行募捐,目的明确,但效果也并不理想。在海外的华侨.}1,对国内革命热情较高的是普通的}人和商人的侨胞,他们社会地位较低,经济状况一般,但富有革命的同情心,对革命支持最为积极。而那此富有的大资本家华侨,怕革命,革命好像对于他们是大不利,囚此对国内的革命是消极和排斥的。有一次,胡汉民和邓泽如到一位卢姓的华侨家里去募捐,这位卢姓华侨做橡胶牛意发了大财,胡汉民和邓泽如二人希望他为起义多出点力,二人唇焦口燥地说了三个小时,仍难以打动他,最后,邓泽如对他讲,这次起义与以往不同,要他非捐不可。他接过募捐簿,背着胡、邓二人写了个数字,卷好了交给胡写3汉民,并弯着腰,鞠躬打揖,连声说:“对不起,请原谅我吧”。胡、邓二人看他客气的样子,不好意思当面打开募捐簿看。走出门一看,只写了二十元。气的邓泽如大叫“岂有此理”!在海外华侨,筹款,其艰辛程度,于此可见。
1911年3月初,胡汉民返回香港,全身心地投入到黄花岗起义的筹备}作之,。到4月初,起义的准备}作大体就绪,同盟会的重要骨}几大部分汇集到香港、广州,人力、财力,样样准备得比较充分。4月8日,统筹部召开“发难会议”,商讨起义的一此细节问题,认为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在4月13日举行起义,并决定了进攻广州的十路军事计划。
然而,就在统筹部召开“发难会议”的当天,广州发牛了温牛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的事件。
突发的刺杀事件,引起了政府的警觉,发现了革命党人将要在广州举行起义,遂全城戒备森严。此突发事件发牛后,统筹部决定起义推迟举行。
4月25日,黄兴离开香港去广州,设立起义指挥部,囚胡汉民和赵声都是广东人,来广州容易被认出,囚此胡、赵迟此时间再来广州。黄兴到广州后发现,清军已增调部队入城戒备,原定起义的清军第二标士兵又有将要退伍的消息。面对这样的新情况,起义军各部负责人意见不一,有的主张延期,有的则反对。黄兴用密语给胡汉民发电:“省城疫发,儿女勿回家”。建议胡汉民将原定的4月26日起义日期推后举行。而此时已到广州的“选锋”队员开始返回香港,然旋得密报:清军巡警营已下命令,将在全城搜捕革命党人。在紧急情况下,部分起义军负责人认为起义不但不能延期,相反,只有迅速发动才能自救。起义指挥部于是又改变已定的延期起义的应急措施,决定起义仍按原定时间进行。黄兴又密语急电胡汉民:“毋病稍痊,须购通草来”,意即要求统筹部命令“选锋”队员全部去广州举事。接到电报后,已是4月26日晚上,胡汉民立即与赵声、谭人风等商议,囚“选锋”队写4员多数已经剪掉了头上的辫子,如一同前往广州,容易引起怀疑,决定分两批到广州,少数人搭乘4月27日的早班轮,大多数搭乘夜班轮出发。同时急电黄兴延一日发动起义。
黄兴囚为部署已定,认为:“展期则须避出,重入险地,乃至不易,谋之期年,全党属望,迁延退却,实无以对天下人”,决定不再更改起义的时间,在4月27日下午五时半发难。届时,黄兴率领120多名“选锋”队员,进攻两广总督衙门,并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原定的十路进攻,其他各路或囚枪械未到,或囚得到的举事信息不一,均未举事,囚此十路进攻变成了一路孤军奋战,黄兴等人虽英勇奋战,终囚寡不敌众,坚持战斗一昼夜而失败。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86位革命党人遇难,黄兴的右手,指也在战斗,被打断。后由革命党人洛达微通过善堂出面,收敛死难者遗骸72具,葬于黄花岗。是为黄花岗起义。
胡汉民按照他的计划,4月27日晚上乘船离开香港,他并不知道起义已经发动,正在激战,。胡汉民乘坐的船到达广州后,不能停泊码头,清军舰派人到船上检查,胡汉民方觉情况不妙。好在检查者虽手持胡汉民等人的照片,胡汉民以假辫系在帽上,得以蒙混过关。
但所乘之船经过检查到广州的码头上岸已是4月28日晨了,起义已经失败。胡汉民同黎仲实、陈璧君、方君瑛、李佩书一行上岸后又经过警察盘话,然后入住码头附近的一家酒店。
黎仲实先回家,探听消息,不久托其姑毋带来消息:革命党人进攻督署失败,死伤甚多。现军警四出盘查极严,旅馆,已布侦探,让胡汉民等躲避乡间,然后绕道返回香港。胡汉民不甘心就这样返港,认为先进入城内看看,城内一定有没被破坏的联络机关,可以“据以杀贼”。
陈璧君愿意先行去试探一下能否进城,于是和黎仲实的姑毋一起回去。两个小时后,陈璧君回来,说全城已经戒严,无法进城,赶快想其他办法。方君瑛有个亲戚魏某,是广州水师学堂的总办,家在城外,建议暂时到他家再做计写写议。他们到魏某家一看,魏某家人已经逃匿他处,只留下仆人。大家一商量,进城已无可能,此处也非久留之地,于是搭乘去香港的夜船,在船上成功躲避了警官的稽查,夜半时分,终于安全抵达香港。在香港,与赵声、黄兴相见,并向孙,山写信报告起义之经过。
此次起义,是革命党人利用新军为主发动的,革命党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筹备时间长,准备细致较为充分,但却以失败结局,并且牺牲了好多同盟会的J肾}几,对革命党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作为起义的总指挥赵声,悲愤异常,每天借酒浇愁,不久便病倒了,竞于5月22日病逝,年仅30岁。胡汉民受此打击,一改以往反对暗杀的主张,赞成黄兴提出的用暗杀的手段铲除清朝重要官员。后经孙,山、冯自由等人劝阻,黄兴没有亲自从事暗杀活动,只是和胡汉民一起在香港负责筹划,另派他人去广州具体执行。在香港,胡汉民还料理了此次起义失败后的善后}作,待善后之事基本完成之后,1911年夏,前往越南继续进行筹款和党务的发展}作。
3.撰文演讲,南洋“论战”保皇派胡汉民在南洋筹划、组织武装起义的同时,不断撰文、演讲,批驳保皇派,宣传革命。
保皇党人在日本与革命党人论战虽然失败了,但在南洋拥有相当的势力。当时,南洋华侨,大多数“政治之思想能力的不足”,对种族问题、政治思想等,茫然无知。许多华侨对满清政府的那一套官爵十分崇拜,只要清政府的一名低级官吏,到南洋吹嘘:我们家三代都是一品大官,我也是身为显官,有阔气的顶戴的!马上就会有华侨受到哄骗来崇拜你。所以,康有为等保皇党人,正是利用了南洋华侨的这种心理,康有为是维新皇帝的老写6师,更值得崇拜,囚此得到南洋不少华侨的支持。
保皇派与革命派势不两立,当孙,山和黄兴、胡汉民、汪精J等革命党人来到南洋后,保皇派一面污蔑抨击革命党人,一面讽刺、挖苦、嘲笑革命派。当时保皇派曾撰一副对联嘲笑革命党人居正、汪精J、田桐、胡汉民、张绍轩。对联曰:“药石无灵精J含冤J限海,胡汉民遭幼杜鹃啼血怨林”。药石是居正的笔名,J限海是田桐的笔名,怨林是张绍轩的别号。
而革命党人对南洋保皇党人的批驳辩论从一踏上南洋的土地就开始了,南洋革命党人与保皇派论战的主力是胡汉民、汪精J等人。
1907年3月初,胡汉民随同孙,山由日本前往越南途径新加坡时,与新加坡的革命党人张永福、陈楚楠、林义顺等商讨办党报进行革命宣传之事,确定了办党报的方向和宗旨,并把欲创办的报纸定名为“,兴”,胡汉民利用在新加坡停留的两三天,为即将创办的党报撰写了发刊同。
钊,兴日步哪于1907年8月20日创刊,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胡汉民撰写的“发刊同”。
在发刊同,,胡汉民首先分析了南洋华侨地位低下,受奴役的原囚,认为,百余万的南洋华侨,经常受人奴役,原囚有两个,一是祖国不够强大,国力不足以保护华侨,而清政府又无意为之;二是华侨,教育没有普及,囚为华侨漂洋过海,大多迫于牛计,初到国外,囚牛存压力,只注意子弟的牛存教育,忽视了道德伦理以及政治法律方面的教育。在南洋诸国,,}商业多操在华侨之手,而政治权力多由殖民者自人掌控。华侨最大的缺点,“就是政治之思想能力的不足”。胡汉民确定了《,兴日报》的宗旨,就是要开发数百万华侨的民智,树立“爱国爱种之思想”。为了实现这个宗旨,首先要对保皇党人的宣传活动有清醒的认识,保皇党人的宣传主张“持之无故,言之不成理”。为此,胡汉民提出了《’兴日报》的三大任务,一是启发华侨之“智”,“惟在日垢以言,提撕其自尊之心,使求自立之道,写7其智之未开,则觉之”。二是辟邪正人心,“其智既开,而惑于邪也,则正之”。三是宣扬爱国爱种,“人人自发挥其能力,以爱种爱国,则异族圈得为制于内,而我辈神明之胃,光复,兴,以此民族厕于他种人之间,则无或敢轻视”。
钊,兴日报》创刊后,革命党人以此为阵地,与以《南洋总汇报》为阵地的保皇派展开了论战。两年的时间里,胡汉民以“汉民”、“去非”、“辨奸”之名,先后撰写了21篇文章。保皇党人与革命党人在日本论战的过程,已经甘拜下风,一败涂地,但在南洋,仍重拾旧调。保皇党人仍然坚持他们拥戴清政府的皇帝实行君主立宪的基本观点,认为,国不存在种族问题,所谓的种族问题纯属革命派臆造出来的,囚为满族人早已和汉族人同化。鼓吹,国的当务之急,不是反满的革命问题,而是政治改革的问题,通过“君主立宪”就能够使,国实现富强。胡汉民对保皇党人“保皇”、“改良”的陈同滥调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润批驳,满清政府自统治以来,种种迫害、屠杀汉族及其专制卖国的途径表明,只有以武装的革命推翻腐败的满清政府,国家才能够独立富强。胡汉民正告《南洋总汇报》的保皇党人:“汝重拾《新民从报》之说以自饰门面,而不知其说久为人所已破。汝斋取《民报》第四期以至第十二期伏案细读。上者可望汝之悔过,次者可望汝之藏拙”。
19世纪末20世纪初风起百涌的革命运动,风雨飘摇之,的满清政府不得不做一此维持其继续统治之举。尤其是1905年发牛在,国领土上的日俄战争,“菜尔小国”的日本打败了专制大国的俄国,给清政府以很大的震动,朝野上下将这场战争的胜负与国家政体联系起来,认为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囚专制而败。清政府为了挽救危局,挂起“预备立宪”的招牌,派出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丛绍英五大臣分赴西方各国考察。五大臣回国后,上书立宪可以使写8“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弥”,建议“立宪”。于是清政府在1906年颁发《宣不预备立宪谕》,明令立宪。随后,清政府设立考察政治馆、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办事机构。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宣布以九年为期,逐年筹备宪政,然后召开国会实行宪政。自从清政府打出“预备立宪”的幌子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党人异常兴奋,积极响应。1907年2月,康有为将保皇会改组为国民宪政会,1907年10月,梁启超和蒋智由等人在东京成立政闻社,鼓吹“预备立宪”。《南洋总汇报》从1908年7月8日至10月21日连续发表社论,宣传设立国会的重要性,强调设立国会是促进,国富强、遏制外国侵略、保持,国独立的唯一途径。由于他们利用华侨渴望祖国独立、富强的心理,清政府的“预备立宪”骗得不少华侨的同情,而保皇派的立宪言论也取得了不少华侨的认同。
为了揭露清政府假立宪真专制之实质,胡汉民连续在《,兴日报》上撰文,同时还根据孙,山的指不,编写关于立宪问题的小册子,宣传不么是真正的宪政,以揭露满清政府的立宪骗局,提醒人们不要被保皇派鼓吹的国会所迷惑。胡汉民认为,国会的权力来自于宪法,宪法的权威来自于民权,只有真正的民权,才能产牛真正的宪法,才能够诞牛真正的国会。
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草案》与《九年预备立宪纲要》,其“宪法”是“钦定”的,皇帝有无限的权力,可以在国会同意前批准、公布法律,有权决定国会的召开、闭会、延长会期及解散国会等,有权任命司法机构官员及批准法律。如此的“宪政”,是皇帝领导下的“宪政”,如此的“国会”,是任皇帝摆布的“国会”。胡汉民指出:“满洲立宪纯为拥护其无上独占之大权而起”,也是满洲人更“妄意欲借宪法以钳制汉人,使永为奴隶,而历幼不复”。
在撰文批驳保皇党宣传革命思想的同时,胡汉民、汪精J等人还经常深入到华侨,,进行演讲宣传。据钊,兴日报》报道,胡写9汉民曾先后在新加坡、吉隆坡、坝罗、马六甲、芙蓉、庇能、仰光、日原、坤甸等地,到华侨聚居的地方演讲,或到同盟会的分部机关演讲。如在1908年8月4日,胡汉民和汪精J一同到新加坡的星洲书报社举行演讲,有四百多人参加。胡、汪二人阐发了民族主义的本旨及革命排满的必要,极为精辟,得到了听讲者的赞同,“一时欢声雷动”。这次演讲会,是胡汉民第一次听汪精J的演讲,胡汉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汪精J具演说天才,“出同气,动容貌,听者任其擒纵”。
在南洋与保皇党人的论战,,革命派的阵容强大,除了胡汉民、汪精J全力投入外,孙,山也以署名“南洋小学牛”之名义参战,黄兴、田桐、林时爽等人也撰文助阵。南洋革命党人与保皇党人的论战,如同在日本二派论战的结果一样,革命派取得了胜利,保皇党人在南洋的势力大大受挫,革命的观念和主张被大多数华侨所接受,华侨们逐渐转向革命派的一边,形成了南洋华侨支援祖国革命的第一次高潮。
南洋的论战,持续一年多时间,胡汉民一直是论战,革命派的主力,再次展不了他作为三民主义宣传家的风采。
第四章参与筹建中华民国
促成广东独立,初任广东都督
广东籍的革命党人在华南组织的多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革命党人谋划在两湖(湖南、湖北)一带发动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终于爆发,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胡汉民在越南西贡筹款时得知武昌起义消息,他立即率领一批要求从军的华侨青年搭乘金陵轮回香港。此时,革命形势的发展异常迅猛,紧随武昌起义湖北成立军政府之后,湖南首先响应,宣布独立,接着江西也宣告独立。多次爆发武装起义的广东也动荡起来,革命党人积极活动,绅商们也联合在一起,召集各方代表开会,建议两广总督张鸣岐“改良政治总机关,由各界团体公举代表主持”。张鸣岐佯装同意,但又出尔反尔。
胡汉民到达香港后,与朱执信等人分析革命形势,认为革命党人当前在广东的主要任务是,尽快促成广东独立。于是,胡汉民一面派人在勺散发传单,历数张鸣岐的罪状;一面派朱执信、胡毅牛等人到广东各地,发动民军进逼广州。同时,胡汉民利用水师提督李准与张鸣岐之间的矛盾,设法策动李准反正。革命党人发动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张鸣岐在黄兴率军进攻督署时,‘曾抛下老父和妻妾,一人翻墙越屋逃至水师公所,得到了李准的搭救。李准便以此为功,张、李二人矛盾开始激化。张鸣岐嗅怕李准夺其大权,乃奏调原在广西的旧部龙济光率军来广州援助他,并任命龙济光为镇统,收编新军,使龙济光指挥的兵力从人数上超过了李准。接着,张鸣岐以李准与革命党人接触为借口,夺去了李准所统领的第30营兵权,收取虎门要寨大炮撞针。张、李矛盾日益加剧,李准的离心日重。
胡汉民得知张、李二人矛盾加剧的信息后,觉得可利用二人的矛盾,促成广东独立。
李准迫于革命形势,同时害怕被张鸣岐愚弄,也在寻找出路。胡汉民派革命党人李柏存与李准的幕宾谢毅谦(字质我)联络,谢毅谦的侄子谢良牧是革命党人,也从,说项。胡汉民亲自缮就两函,一致谢毅谦,另一致李准。
致谢毅谦的信是以谢良牧、陈炯明二人名义联名发出的,信.}1分析革命的形势尤其是广东的形势以及张、李二人的矛盾,让谢毅谦规劝李准快做决定宜在张鸣岐之前,“他日民军逼勺,诈取某提(按指李准)而迎降者,必某都(按指张鸣岐)也。急则相求,缓则相倾,某提督想早试其技,为某提计,当先发难制之”。
致李准的信是以谢良牧的名义发出的,信,约定五项条件促李准反正立功。
但李准曾经镇压过革命党人,担心革命党人清算他的罪行。胡汉民让谢毅谦转告李准,革命党不报私仇,“革命党不报私仇,特为汉族请命耳。清廷大势已去,李当知之,李果能反正,而尽忠于革命,所谓以功赎罪也”。李准仍在犹豫,举棋不定,派他的电报员黎风挥到香港和胡汉民面谈,探听革命党人的口62了二亥署名人物传记丛书信。胡汉民指出,目前摆在李准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若愿意继续做清工朝的官吏,就和革命党人开战,为清工朝尽节效死;另一条路是与革命党人合作。黎风挥立即向胡汉民表不,“李已有决心,若不见疑,请不条件,将唯公之命是听”。胡汉民于是提出四个条件:“一、李须亲书降表来,同时去满洲旗帜,用青天自日旗帜,通电反正。二、即逐张鸣岐,且迫龙济光投降。三、欢迎民军。四、李势力范围内之要寨、兵舰、军队皆须交出,由革命政府处分之。”黎风挥立即向李准转达了胡汉民提出的条件,李准接到后的第二天即1911年11月7日,上书给同盟会南方支部,表不愿依胡汉民提出的条件降服,并约定11月9日为反正日期。
张鸣岐也一直窥视着局势,首鼠两端,一面佯装与广州士绅界的人士接触,一面又做逃走的准备。1911年11月8日,广州各团体在广州总商会开会,商讨独立事项。迫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