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检索

第四节 平津失陷

时间: 2015-03-13 热度: 59 来源:

第四节 平津失陷

一、激战南苑及北平陷落7月22日晚,参谋次长熊斌等秘密到达北平,与宋哲元会晤,熊向其通报了中央的抗战决心,使宋了解了蒋介石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同时,蒋介石命令军需署补充第29军子弹三百万发,并令河南一部分高炮部队调至保定,归宋指挥,对宋的抗日态度有一定的影响。

24日,宋哲元召集第29军将领商议了一个作战计划:决定以第132师一部守北平,其余的和第37师进攻丰台和通州之敌;第38师进攻天津海光寺;第143师自南口出击,进攻昌平、密云、高丽营等地,截断古北口到北平的通路。

25日,北平、天津的日军业已部署到位,当然不会放过处在平津咽喉上的重镇廊坊。

当日下午4时半左右,日军第20师团第77联队的一个中队,乘列车行进廊坊站,以修理电话线为名,趁机占领车站,并抢占有利地形,修筑工事。在这种形势下,第38师主官还是命令部队“不能先敌开火”。廊坊守军不满其妥协的做法;先敌开火,打响了廊坊战斗。廊坊战斗由于作战部队士气高涨,使敌伤亡惨重。

为防御日军进攻,第29军在北平街头修筑工事。战斗结束后,廊坊守军已和平津失去联系,第113旅既不了解平津两地的战况,也得不到师部和军部的指导,形成了独立与盲目作战的局面。26日,在日军飞机轰炸和重兵的围攻下,便主动撤出廊坊。撤退至安次的第113旅旅长刘振三觉得没有上级的命令而擅自撤出廊坊,怕事后不好交代,于是命令第226团团长崔振伦于27日晚夜袭廊坊。午夜,夜袭部队乘敌不备,发起猛攻。日军从睡梦中惊醒,仓皇应战。夜袭部队报国心切,熟悉地形,斗志旺盛,激战一小时,歼敌大部,小部逃入车站建筑物内。日军一列伤兵车上的伤员、保卫及医务人员全部被歼,廊坊车站被占领。

正在这时旅部了解到平津形势险恶,便于拂晓前撤离廊坊。

日军占领廊坊,切断了平津之间的交通,切断了第29军军部与天津所属部队的联系,使第29军在军事上陷入了更加危急、被动的局面。

在廊坊战斗的同时,何基沣之第110旅炮兵一个营,乘敌不备,向丰台发起猛攻,战士们被压抑许久的抗日怒火,像火山一样喷发了,他们冒着日军的炮火勇猛冲杀,到中午已收复丰台大部,只有丰台东南一隅日军在拼死挣扎抵抗。

丰台胜利的消息传到北平市里,人们欣喜若狂,点燃鞭炮,像过节一样热闹。局部战斗上的胜利并不能扭转战略上的被动。丰台的胜利只是局部的反攻作战,既没有全局的策应计划,也没有其他部队的增援配合。攻击丰台部队经过10个小时的激战,疲惫不堪,也没有后续部队的增援。这时日军的增援部队由天津到丰台毫无阻挡,到下午4时,与丰台的日军相配合,一齐反攻,又占领了丰台。

这时的宋哲元见廊坊已失,丰台不保,形势危机,一面召见外交部特派员孙丹林,“告以战事恐不能免,外交大计仍应由中央主持”,一面要在平的刘汝明回察哈尔部署抗战。

26日上午,日参谋本部对驻屯军下达了对第29军“坚决予以讨伐”的命令。华北驻屯军派北平特务机关长对第29军下达了最后通牒。这样,经过近20天的战争酝酿,日军的大举进攻就要开始了。

是日下午2时,由天津增援丰台的华北驻屯军第2联队第2大队的500名日军赶到丰台,随即换乘26辆大卡车,径直开往北平,于晚7时开至广安门,他们佯称是日本使馆的卫队,从野外演习归来,企图闯入北平,守军第132师刘汝珍部关闭城门,不准进城,被阻日军摆开了攻城的架势。刘汝珍请示宋哲元,宋令刘汝珍备战。守城部队接令后将城门开启,诱敌入城。狂傲的日军认为中国军队又作妥协,便毫无顾忌地鱼贯入城。当日军半数入城后,守军官兵突然向车队猛烈开火,日军顿时混乱不堪,损失惨重。

当晚,宋哲元急电何应钦,报告广安门事件,同时报告“敌有预定计划,大战势所不免”。

《宋哲元致何应钦密电(1937年7月26日)》,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第195页。

至此,宋哲元才对卢沟桥事变后的中国形势有所认识,并把外交大计交与中央,放弃与日军的交涉和妥协。

本日,日军向冀察当局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冯治安第37师于28日中午以前撤出北平地区。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持最后通牒去见宋哲元,宋令张维藩代见。张将通牒送交宋哲元过目,宋拍案大怒,愤愤地说:“我誓与北平城共存亡!”即命张维藩向松井表示拒绝,退还通牒,并立即向全国发出自卫守土之通电。

日军在广安门受挫,使香月清司十分恼怒,便于27日中午下令平津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当日,通县、团河均告失守。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占领了南苑乃至南苑至北平市里通路的各要点了。此时,宋哲元一切的调兵遣将和部署都属临阵磨枪和马后炮了,南苑的军队已成为日军刀俎之肉。

当时第29军军部已移驻北平城内,驻南苑的兵力有四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约七千余人。宋哲元命赵登禹为南苑方面指挥官。

28日一大早,日军大举向北平南苑进攻。飞机轰炸,大炮轰击,步兵冲锋,气势汹汹。

集结于团河附近的日军第20师团主力与华北驻屯军一部,在40架飞机的配合下,从西、南两面向南苑进攻,另以一部切断南苑至北平的公路。日本数十架飞机低空向守军轮番轰炸,与日军作战受伤的营长金振中在抗敌作战中殉国的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日机沿着骑兵师营房的排列线疯狂地轰炸扫射,密集的马匹和士兵来不及疏散、隐蔽,一片接着一片倒在血泊中,堑壕内到处是人马尸体。部队受钳制不能活动。

佟麟阁决定到团河至北平间的大红门去掩护收容,他率领部队撇开公路循小径,利用青纱帐作掩护,很快就到了大红门。佟麟阁令自己的卫队首先阻止部队毫无秩序的后撤并命令,不论哪个部队的士兵,现在都统一编组,凡是军官就出来指挥。将军是士兵的胆。溃乱的士兵看到副军长,顿时安定了情绪,并很快有组织地形成了临时部队。佟指挥临时部队掩护大部队撤退。下午1时许,当大部队收容撤退完毕之后,佟麟阁才和几个随从一起向北平城撤去。佟一行没有走多远,就和一股日军遭遇。日军利用青纱帐对佟突然射击,佟腿部负伤,部下劝其撤退裹伤,他坚定地说:“情况紧急,抗战事大,个人安危事小。”带伤坚持战斗。

此时日军飞机对佟部投弹扫射,不幸击中头部,佟壮烈殉国。他身边的副官余某及卫士同时殉国。

从早晨到中午,日军片刻不停,给守军以极大的杀伤,通信器材被炸毁。激战至下午4时许,守军伤亡惨重,赵登禹除身边的一点战斗部队外,无兵可使,形同班排长。焦急中,才遇到由北平城里来的传令兵,赵向部队传达了宋哲元关于放弃南苑,各部队立即撤回城里的命令。由于没有事先的组织安排,无人指挥,无人掩护,各部队各自为战,纷纷后撤,秩序极为混乱。

赵登禹等随溃兵退入砦内时,大操场演武厅已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屋顶上架起机枪,向砦内外军队射击,守军全线溃退。

此时,赵登禹骑在马上,成为敌机追逐的目标,又是机枪扫射,又是投弹轰炸,赵师长被迫急跳下马,以一棵大树为掩护,掏出手枪向迎面俯冲而来的敌机“啪啪啪”地开火,突然前胸被机枪射中,血流如注,牺牲于阵地上。

佟麟阁、赵登禹的牺牲,是第29军的极大损失,在第29军内乃至全国引起巨大的震动。

宋哲元得知噩耗,顿足大哭说:“断我左臂唉,此仇不共戴天!”

7月31日,国民政府发布褒扬令,表彰佟麟阁、赵登禹的抗日功绩,同时追赠二人为陆军上将。

在南苑坚持战斗的第29军军训团在突围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团一千多官兵光荣牺牲,突围而出的仅七百余人。

第38师驻南苑部队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一直坚持战斗到晚8时,面对日军越来越小的包围圈,战士们毫不畏缩,顽强地进行还击,最后被迫退至一堵围墙下,全部壮烈牺牲。

在作战中牺牲的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第38师代师长李文田驻守南苑的官兵,由于仓促应战,付出了惨重的牺牲,其壮烈场面十分罕见。几天之后人们在南苑战场上还看见“几百个士兵与马匹的尸体以及大量的军用物品,堆积在路上”,“路旁的壕沟及附近的田野中,也堆满了无数的伤兵”,“卡车上也满堆尸体,在炎热的气候下,这些尸体已在发臭。显然中国军队是被突然袭击,没有时间散开”。

二、天津作战及失陷7月25日,日军侵占廊坊即切断了天津与北平的联系。

天津是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的所在地,因而自卢沟桥事变开始后,日军就加紧攻击天津的各项准备。首先,日军占领了天津的海陆交通,日军驻塘沽的千余人占领了塘沽码头,同时又派兵占领了天津火车总站和东站。为方便运兵,又于7月26日修筑了从东站到东局子兵营十多公里的轻便铁路。其次,日军向天津大举增兵,除步炮兵外,又调来大批飞机,用于天津作战。同时还不分昼夜地举行实战演习,实行断绝交通的戒严。

当时日本在天津的驻军情况是:市中心海光寺驻有一个联队,有十几门炮,东局子飞机场停有30多架飞机,驻有一个中队负责守卫;总站和东站各驻有一个小队;大沽口外有日兵舰和海军陆战队。另外驻在平津和北宁线上的日军也可随时支援天津。

驻天津第29军第38师代师长李文田(师长张自忠在北平)越来越觉得形势危急,预感大战迫在眉睫,是主动出击,还是就地固守,拿不定主意。便于7月27日召集第112旅旅长黄维纲、独立第26旅旅长李致远,天津警备司令刘家鸾、天津市政府秘书长马彦翀、天津保安队队长宁殿武和第38师手枪团团长祁光远等到静海县李公馆开会,筹划作战。此时,天津市及郊区部队及保安、警察部队共计5千余人,和日军相较,总兵力多于日军。

摆在各位长官面前的形势很清楚:对天津市内日军必须迅速消灭,否则援助日军一到,内外夹击,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大家一致认为,必须立即主动出击,先机制敌,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会议推举李文田为临时总指挥,刘家鸾为副总指挥,于28日凌晨1时发动进攻。

部队攻击的部署是:宁殿武指挥保安一中队攻东站;祁光远指挥手枪团全部和配属独立第26旅一个营及保安第3中队攻占海光寺日本兵营;李致远指挥独立第26旅和配属的保安第2中队攻占天津总站和东局子日本飞机场;武装警察负责各战场交通向导;黄维纲旅为总预备队。总指挥部设在西南哨门。

28日凌晨1时,驻津部队主动攻击日军的战斗打响了,日军仓促应战,进击部队最初的进攻很顺利。在东站,保安一中队将日军包围,激战两小时,日军被迫放弃车站退守在一个仓库中。保安队占领车站,奉总指挥部的命令,除留一个小队监视敌人外,余部支援攻打海光寺。在天津总站,独立第26旅朱春芳团在火炮的协同下,先克复天津总站,尔后又乘胜攻占了日军盘踞的北宁铁路总局。

进攻东局子飞机场的部队每人携带一小壶汽油和一盒火柴,飞速抵进机场,他们趁两辆汽车从机场内开出的机会冲进机场,打响了进攻战斗。进攻部队一冲进机场,日军的飞机即发动起飞,原来日军飞行员都睡在飞机里,听见枪声便迅速启动逃跑。进攻部奔向飞机,将汽油倒在飞机上,但由于汗水浸湿了火柴,怎么也划不着,战士们急红了眼,情急之下,有的抡起大刀砍,有的用刺刀捅,用枪打,用手榴弹炸,还有的撕破衣服,点着火引到别的飞机上。

一会儿,十多架飞机着火,机场上烟火冲天。机场守军躲进楼房工事里,起飞的飞机在天空乱飞,东局子机场的战斗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天亮之后,进攻部队没有采取防卫措施,躲在敌房工事的敌人和飞机向暴露在机场的部队交叉射击,使我方部队损失很大。

进攻海光寺的手枪团和保安第3中队,在祁光远的指挥下,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前赴后继,几经冲锋,到天快亮时冲至日兵营外围,并占领了东停车场,日军龟缩在兵营工事内射击,天亮之后,日军又出动飞机,向中国军队扫射,进攻部队伤亡虽大,但也给敌人以杀伤。尤其是中国军队的突然进攻,打乱了日军的部署,使驻津日军特别被动。

大沽战斗是由日军进攻开始的。28日凌晨3时,锚泊在海河中的日本军舰和配置于海

河堤岸的20多门大炮突然向大沽口开火,猛轰大沽炮台、造船厂和第38师第112旅第224团第2营的驻地。随后,敌登陆艇10余艘强渡海河,企图围攻大沽镇。

第2营官兵奋起还击,连续击退日军多次进攻,并击伤敌舰多艘,破坏了日军的军用栈桥。

29日,李文田、刘家鸾等得知日军大举进攻南苑和冀东保安队反正的消息后,随即发出通电,表示“……誓与津市共存亡,喋血抗战,义无反顾”。

驻天津部队的抗战,得到天津人民的大力支持,工人、市民冒着酷暑,不顾生命危险运送弹药、运水、送饭。很多群众在战地流血负伤,甚至壮烈牺牲。

29日凌晨2时,日军分4路向天津市区进攻。第38师及天津保安队奋力抵抗,并对日租界实施包围,大举反攻。经过反复争夺,中国军队攻入日租界,从三方包围日军守备部队,日军把警官也推上前沿,甚至把侨民也组织成义勇军作困兽之斗。

早晨8时,大沽口的驻军也对停泊于海面的日本军舰进行轰击,日陆海军联合反扑,大沽口激战不休。

日军在天津市区开炮轰击日军飞机掩护步兵进攻在日军进攻天津市区的同时,保安队员一百多人进攻日军盘踞的公大第七厂,保安队兵分三路:第一路占据全厂的制高点发电机房和水塔;第二路攻占日本人的办公室;第三路到厂门口袭击厂内日军,激烈的战斗一直打到29日下午,保安队员一天没吃没喝,弹药将尽,依然斗志不减。

29日下午,日军第20师团高木支队迅速增援天津,关东军的增援部队也由承德转径天津。当天下午,日军开始轰炸北宁路总站以北的保安队总部,北宁公园、市政府、金汤桥西畔的警察总部、电话局、东站和万国桥之间的邮务总局及南开大学。日本飞机对南开大学狂轰滥炸,随后,数百名日军乘汽车带煤油放火焚烧校园,使这所具有四十年历史的著名高等学府变成一片废墟。

北宁铁路总局大楼、天津市政府也变成一片瓦砾。但由于分散作战,且又被进攻日军分割包围,伤亡惨重。29日下午3时,李文田等人决定从天津市区各点撤退,到静海县和马厂两地集中。但进攻的战士有的抱着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宁死不撤,攻占公大七厂的保安队员不愿放弃已攻占的水塔,一直战斗到30日下午,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也就在这一天,华北的重镇——天津也沦陷了。

28日,南苑失守,损失惨重,北平四面告急,岌岌可危,随时都有陷入敌手的可能。

宋哲元在中南海的指挥部中脸色铁青,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他深知守土有责,不战而退,舆论和国法难容,但再战下去,准备不足,兵力分散,第29军支持不住。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领的牺牲,令宋自觉愧对战友;蒋介石等要其加强备战,防守北平,现在搞成折兵失地,又自忖违令,不好交代。他矛盾,焦急,乃至痛苦。但这时候如不采取措施,日军攻进北平,自己可能成为日军俘虏,处境进退维谷。

当天下午,宋哲元召集在北平的军政首脑举行特别紧急会议,他向大家介绍了战况,现在既不能打侵入北平前门大街的日军,又无法谈和,请到会的各位提出对策,到会人员面面相觑,不知说什么才好。正在这时,从南苑溃退入城的骑兵师长郑大章惊慌失措地闯进会场,惊慌地报告说,南苑官兵伤亡惨重,北平大有被围之虞。会议只得暂时变换内容,形势危急,时不我待。

宋哲元沉思良久,对大家说:“为了照顾全局和长远利益,我决定离开北平赴保定。”于是宋将冀察政务委员会主任、北平绥靖公署和北平市长等职务交与张自忠,于当晚率冯治安、秦德纯等出西直门,转赴保定。

宋哲元南撤之后,南苑战场上溃败的官兵陆续涌进北平城。北平人民知道他们打了败仗,但仍在马路边摆了馒头、西瓜、酸梅汤等食物,让战士们食用。有的市民脱帽向他们致敬。

战士们自觉羞愧,对不起北平人民,头也抬不起来。

在中南海怀仁堂一带,集中着从南苑退下来的第29军的官兵,他们一个个情绪低落,神情沮丧,树荫花丛下,到处是丢弃的枪支、军服和破坏的汽车等,一片破败的景况。深夜12时,副参谋长张克侠集合部队讲话,命令大家于次日凌晨2时出发,撤离北平。

是日夜,宋哲元偕同冯治安、秦德纯、张维藩等离开北平去保定,第29军驻平部队和保安部队相继撤出北平,经门头沟向南撤退。驻宛平至八宝山一线的何基沣旅掩护各部撤退完后,于30日夜撤出阵地,与当地默默无语的人民群众洒泪而别,退至长辛店。

北平、天津陷落。

但卢沟桥第29军官兵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全民族的觉醒与全民族的抗战,功不可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