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帝国的衰落辛亥往事
一、中国皇帝漫谈
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领袖,是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象征与代表。它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历史的祸害!到了辛亥革命前夕,中国不可阻挡地走向民主共和时代,皇帝必然成为反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的首要打倒对象。中国人民再不容许在自己的头上坐着一个皇帝了。
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即著名的秦始皇),到1912年2月清代最后一位皇帝宣统溥仪宣告退位止,在两千多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4人(其中包括生前未登帝位而是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这些皇帝一手掌握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大权,独断乾坤,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臣民的生死荣辱。其中固然不乏一些英才明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顺应历史潮流,为社会进步发展与人民生活安定做了一些好事,但由于封建专制政治的独裁制、终身制、世袭制、嫡长继承制、等级特权制以及阴谋争夺、血腥杀戮等本质特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更多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暴君、昏君,还出现了不少娃娃皇帝、白痴皇帝、荒诞怪癖的皇帝等等,给国家与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更有不少命运悲惨、死于非命的皇帝,给中国历史蒙上了一层阴森可怖的阴影。
今天,我们回头来审视中国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皇帝,有助于我们认识封建专制政治的本质与危害,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与深远意义,也有助于我们彻底清除封建专制政治的流毒与影响。
(一)开国皇帝多流氓气翻开中国的正史,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几乎所有的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都被描绘为是真龙下凡、神佛转世、圣人投胎等等,所谓“真龙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传说在他们出世时,更都有种种神异不凡的景象,什么彩霞飞舞、旭日东升、祥云缭绕、百鸟和鸣、满室生辉等等。例如:
汉高祖刘邦,据《史记》称,其母“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
太公(刘邦之父)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刘邦长相也不一般,“隆准而龙颜”,左大腿上竟然有72颗黑痣。此人“醉卧”时,别人“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汉武帝,其母亲是汉景帝的“美人”王娡,怀孕时,称“梦日入其怀”;汉景帝听了大为高兴,说:“此贵征也。”
魏文帝曹丕,据称,其人出生时,有车盖状的青色云气终日笼罩在其头顶上。
蜀汉的昭烈帝刘备与西晋的武帝司马炎,据称,皆手长过膝。
南朝的宋武帝刘裕,据称,在其出生时有神光照室,及至其长大后,经常有小龙忽隐忽现地随从。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据称,其身有遍体鳞文。
南朝梁武帝萧衍,据称,其人在日光中无影,其居房屋经常云气缭绕,给人以肃然之感。
北朝齐宣帝高洋,据称,其人在娘胎中就每夜有红光照室,出生后,身上除遍体鳞文一如萧道成外,还有重叠的脚跟。
北朝周文帝宇文泰,据称,其人出生时有黑气笼罩,背上有盘龙形的黑痣。
隋文帝杨坚,据称,其人出生时紫气充庭,手上还赫然印有一“王”字。
唐太宗李世民,据称,其人出生时有两条龙在其门外戏耍,三天后方离去。
武则天,则自称为弥勒佛转世。
五代十国时的后梁太祖朱温,据称,其人出生时屋内红光外射,以至邻居以为他家着火;出生后睡觉时,则常常化为一条红色的蛇。
后唐的开国皇帝李克用,据称,其人出生时有虹光照耀,白气充庭,并有井水溢出井口。
后周的开国皇帝太祖郭威,据称,其人出生时不仅红光照室,具有阵阵炉炭暴烈声,星火四溅;其人睡熟时,常有彩色小虺在鼻孔中进出。
宋太祖赵匡胤,据称,其人出生时异香伴随,遍体有金色,三日不变。
明太祖朱元璋,据称,其人出生时房中红光四射,邻人以为其家失火。
……
今天,随着历史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上述的种种说法,都是子虚乌有的杜撰编造或牵强附会的无稽之谈。如果再进一步用阶级分析法来识别一下中国历史上那许多形形色色的开国皇帝,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开国皇帝中有许多人,其实都是些不安分守己的市井流氓无赖出身,另有一些人虽不是市井流氓出身,但都沾染上极浓重的流氓无赖气。
如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幼时每日在市井间与街坊儿童嬉戏,受人欺侮;他统一天下称帝后就大报私仇,把结怨的人都杀了。他不喜读书,因此未留下一诗一文,却喜杀人,并抢来天下的金宝、狗马、美女等,以供自己一个人行乐……后世那些独霸一方为非作恶的流氓头子,较之他,犹如小巫见大巫了。
如汉高祖刘邦,此人出生于沛县一富户家庭,但他其实是个私生子。其母“尝息太泽之陂,梦与神遇”,其实是在大湖边与第三者苟且,被其父看到了,为了遮丑,遂编造出一个“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的神话与谎言。这样的“出身”使他自小就得不到其父的欢心。
而他自小就不愿老老实实地务农或经商,不事“生产作业”,却“好酒及色”,“多大言,少成事”,常常呼朋引类喝酒吃肉搞女人,无钱则赖账,欠钱不还。这不是个十足的社会小流氓么?为此他遭到父亲的痛斥,指责他不及乃弟会发家致富。这位流氓习气很浓的刘邦始终记着乃父的这番指责,怀恨在心。后来他得了天下,做了皇帝,仍没有完全摆脱流氓的心理与口吻,竟然对他老父旧事重提,得意扬扬地责问其父说:“某业所就孰与仲多?”竟将整个中国作为他挣得的家业,以与其弟比较,以向乃父炫耀。《史记》直言不讳地批评他,“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如蜀汉昭烈帝刘备,他本是贩草鞋出身的小商贩,史载他“好结交天下豪杰”,实则如同今天喜欢混迹于江湖黑社会的活动差不多。他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有什么学问,却在江湖上学得“喜怒不形于色”,善于作假,还会吹嘘自己,一见汉献帝,马上抬出“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膝下玄孙……”其实毫无“法律根据”,但他却借此取得“皇叔”的政治资本。
如魏武帝曹操,他所宣称并实践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负我”的人生哲学,他那狡诈多变的权术与时哭时笑的虚伪做作,他在镇压政敌与攻城屠城时的凶残,时时流露出他十足的流氓气息与腔调。
南北朝与五代十国时天下大乱,开国皇帝中流氓无赖出身的就更多了。
南朝宋武帝刘裕,是镇江破产士族,无赖子,年轻时曾从事渔、樵、农,还做过卖鞋子的小贩,但都不安分。他长期混迹江湖,后投军当兵,靠杀伐与权术做了皇帝。因此他做了皇帝后,特下令将他寒庶时的耕耘工具收藏陈列,给子孙进行“忆苦”教育。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称其身有遍体鳞文,实际上是得了皮肤病。
南朝陈武帝霸先也是市井平民出身。
北朝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是奴隶出身,后率众打家劫舍,杀人如麻。
五代时的梁太祖朱温、汉高祖刘知远原都是乡下流氓;周太祖郭威是城市平民;吴越王钱缪、前蜀主王建、南唐主徐温、闽国王审知等也都出身市井平民活农民,但都不务正业,有的还以结伙拉帮进行贩卖私盐等违法活动以牟取暴利。
唐太宗李世民实际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此人被许多史家称为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好皇帝。
确实,他的功业与政绩不同一般。但他虽出身贵族,身上的流氓气也不少。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亲兄李建成与亲弟李元吉,还把建成的五个儿子、元吉的五个儿子,平时称他叔父、伯父的,也都杀了;把兄弟家的珍宝与美女,包括哥哥与弟弟的许多老婆,都据为己有。事后他怕老父皇唐高祖李渊责难,就一方面陈兵宫外,另一方面自己奔到宫内报告父皇,假装悲恸,跪地抱住老父哭喊妈妈,甚至捧着其父的乳头吮吸,意在打动父亲追念亡妻而原谅与支持他发动的政变与执掌政权。事果成,李世民不久就做了皇帝。李世民这套软硬兼施、杀兄诛弟、夺人妻女、抱父身吸父乳的做法,恐怕市井流氓也很难干得出来。
鲁迅说:中国的开国皇帝都有些流氓气。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在中国封建社会激烈、残酷而又复杂的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中,只有掌握权谋诈术而且冷酷无情、凶残无耻的人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登上皇位。正因为这样,这些取得最后胜利的皇帝们才常常得意地嘲笑安分守己的农民为“愚民”,嘲笑循规蹈矩的知识分子为“书生气”。
(二)娃娃皇帝开国皇帝取得了政权,登上了皇位。他是将政权、将天下江山视作他一人的私产的。私产决不可转让给别人,这就是皇权的不可转让原则。他要占据这个职位到永久,到死。因而皇帝们都企求长生不老。这就是皇位终身制。但是当死亡仍不可避免地到来时,他们就只得将皇位传给自己最亲近、最相信的人——自己的儿子。这就是皇位世袭制。如果皇子尚年幼无知,甚至还在襁褓之中呢?那也不管,仍然由其继位。这样,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娃娃皇帝。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共有29个娃娃皇帝。最早的是西汉的昭帝,公元前86年登上皇位;最晚的是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公元1909年做了皇帝。这其中年龄最小的首推东汉殇帝刘隆,他刚出生100天,就被拥立为皇帝。在10岁以下做皇帝的有:东汉的冲帝和东晋的穆帝2岁,北魏的孝文帝和清朝的宣统帝3岁,清朝的光绪帝4岁,清朝的顺治帝与同治帝6岁,后周的恭帝和元朝的宁宗7岁,西汉的昭帝、东汉的质帝、三国的吴废帝、清代的康熙帝等7人为8岁,西汉的平帝、东魏的孝静帝等4人9岁,东汉的和帝与三国时的魏废帝5人10岁。至于在16岁以下称帝的,则不胜枚举了。
娃娃做皇帝,当然不能管理国家大事,总是由太后、外戚或权臣摄政。这些摄政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揽权营私,玩弄娃娃皇帝于股掌之上,甚至任意废立诛杀,或取而代之。
娃娃皇帝若能活到成年,为收回权力,又往往与摄政者展开生死斗争,演成惨剧。前者如王莽鸠杀汉平帝与末帝、梁冀毒死汉质帝以及慈禧太后残暴地处置光绪帝,后者如康熙帝囚禁鳌拜等权臣,就是著名的事例。这种政治闹剧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使皇宫中充满了刀光剑影与血腥气。在统治者忙于争夺权利与血腥屠杀时,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活动往往中断,人民生活在痛苦与恐怖之中。
(三)白痴皇帝如果继承皇位的不是个娃娃,而是个呆傻的白痴,那就形成了白痴皇帝。白痴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娃娃皇帝那么多,但为害却更大。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白痴皇帝是西晋惠帝司马衷。他本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嫡次子,由于其兄司马轨早死,他就成了嫡长子,被立为东宫太子。当时,负责教养太子的东宫官员都知道太子是个白痴,但为了维护嫡长子的继承制以及自己未来的帝师地位,便合伙长期对晋武帝隐瞒真相。到晋武帝死,司马衷即位做了皇帝,是为晋惠帝,其白痴真相便再也隐瞒不住了。有一次他出外听到青蛙叫声,便傻乎乎地问侍从:“为官乎?为私乎?”意思是这些青蛙是公家所有还是私人所有的?侍从听了哭笑不得,无法回答,只得敷衍道:“在官田为官,在私田为私。”还有一次,全国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饿死无数。这位白痴皇帝听了大臣汇报后,感到很奇怪,竟问侍臣说:“老百姓既无饭吃,何不食肉糜?”这荒唐的话语成为千古笑话。王公大臣们知道惠帝是个白痴后,便都心怀不轨起来:争权夺利者有之,结党营私者有之,觊觎皇位者有之。最后终于爆发了骨肉残杀的“八王之乱”,导致“五胡”入侵,天下扰攘,生灵涂炭。惠帝本人在糊糊涂涂地做了17年皇帝后,也受尽磨难,被人下毒而死。不久,西晋灭亡。
另一个白痴皇帝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他是晋孝武帝的嫡长子,从小又痴又哑,“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痴呆得分不清春夏秋冬。孝武帝生前就知道这个儿子是白痴,但为了维护皇位世袭与嫡长继承制,仍不得不立他为太子。这样,司马德宗于公元397年做了皇帝,是为晋安帝,自然是一位白痴皇帝,根本不能理政,必然导致大权旁落,王公大臣各显神通,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最后,这位白痴皇帝被权臣刘裕派人缢死。不久,东晋也就灭亡了。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白痴皇帝是唐朝的顺宗李诵。他是唐德宗的嫡长子,本聪慧异常,学问过人,但在德宗病逝前四个月,突然中风,变得又痴又哑。唐德宗是一位精明的皇帝,但他在发现太子痴哑以后,也无法不让李诵继位。李诵继位,即为唐顺宗,在位仅一年。然而在这一年中,朝政先为王叔文、王伾掌握,得到朝臣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人支持,进行了著名的“永贞革新”(永贞为顺宗年号)。但因这次革新损害了宦官与藩镇的利益,遭到他们的联合反对。唐顺宗被迫退位当太上皇,皇位由顺宗之子李纯继承,是为唐宪宗。王叔文、王伾与柳宗元、刘禹锡诸人自然惨遭贬逐。无辜的顺宗也因受到惊吓于次年死去。唐朝政局经历了一次激烈的动荡,宦官专权与藩镇跋扈的局面加剧。
白痴皇帝,无不使政局动荡,国家多难。这是专政政治的恶果,也是封建社会的悲剧。
(四)荒诞怪癖的皇帝——昏君皇帝本来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理应将掌握与处理军政大事、关心人民疾苦作为其头等大事。然而,中国历史上却有不少昏君,视国家军政大事与人民疾苦为儿戏,却以极大的热情与主要的精力去从事自己的爱好活动,甚至形成各种荒唐的怪癖:
球迷皇帝。最典型的要数唐僖宗与宋徽宗了。唐僖宗极爱打马球,球艺也不错。他扬扬得意地自我吹嘘说:“我要是应考打球进士,一定能考得头名状元。”一次四川节度使出缺,觊觎这一官位的大臣有陈敬暄、师立、牛勉、罗元果等人。唐僖宗在最终考虑确定这一极其重要的官职人选时,竟然命以上四人各自表演打马球技术,最后,以打得最精彩的陈敬暄出任四川节度使。至于宋徽宗赵佶爱蹴鞠(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竟任命一个精于蹴鞠球艺的市井无赖高球担任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部长的最高军职,则更是尽人皆知了。球迷皇帝这样视国事如玩球,以球艺做官,任用非人,其结果必然是乱政亡国。
商贾皇帝。汉灵帝刘宏与南朝宋少帝刘义府,均在皇宫中设“列肆”——模仿街市商店,两位皇帝均穿上商贾衣服,亲自沽卖。南朝齐废帝萧宝卷,更是此中能手,他不仅在皇宫后苑设立交易市场,自己与妃嫔宫女共同仿市场商店做生意作乐,还特地设立一套“市场管理机构”,以宠妃潘氏任总管,皇帝自己充任潘氏属下的管理人员。对违反“市场纪律”的,包括皇帝在内,均加以鞭挞,简直把皇宫内闹得乌烟瘴气。
木匠皇帝。这是指明熹宗朱由校(天启皇帝)。我们在电视连续剧《袁崇焕》中见到过他的尊容。这位有名的昏君的癖好是做木匠,盖房子,亲自操作斧头凿锯,一点不含糊。他的寝室里常常堆满了各种木料。他打造家具时往往夜以继日。当他干得起劲时,根本不愿花时间去会见百官臣僚,更不愿理国政大事,一切都让太监魏忠贤去主持操办,形成了晚明数十年间极其黑暗的阉党专制。
乞丐皇帝。南北朝时代北齐后主高纬有个更荒唐的“怪癖”——喜欢当乞丐。他在后宫华林苑,设立了贫穷村舍。他自己亲自穿上破衣烂衫当乞丐,沿街乞讨。这倒不是他想体验贫苦人民的生活,而是想出新鲜法子来玩,来寻求刺激,来打发无聊而空虚的生活。结果不仅荒废了政事,而且败坏了政风。
戏迷皇帝。第一位戏迷皇帝当推秦二世胡亥。他登位后沉湎于歌舞声色。他命人在“傩”
的基础上将曲谱配管弦,填上词,发展成有情节的戏曲,成为后来陕西“秦腔”的前身。他还令设立专门的戏曲音乐机构“乐府”,专为宫廷服务。他成日听歌看戏,竟不知宫外已天下大乱。唐明皇不仅是少有的戏迷,还特地将梨园辟为训练戏曲人才的场所,从此,“梨园”
便成为戏曲界的代称。他与杨贵妃寻欢作乐,将国事交给杨贵妃之兄杨国忠,终于酿成“安史之乱”。清末慈禧太后更是古今第一大戏迷,尤爱京剧。她面对着外敌入侵,外侮日亟,山河破碎,百姓痛苦,却无动于衷,几乎天天看京戏,并在皇宫与颐和园别墅中都建造起富丽堂皇的戏台。她嫌观戏不过瘾,有时还亲自着戏衣,偕同太监李莲英粉墨登场。在她影响下,整个清王朝的达官贵人们都沉醉于京剧之中。那些为慈禧演戏的京剧演员,成了“内廷供奉”,身价百倍,红极一时。名演员谭鑫培(艺品谭叫天)成了文武百官最崇奉的偶像。
以至北京城里形成了这样一种景况:“国家大事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结果是:清王朝垮台,而中国也堕入了国破民穷的灾难之中。
沉湎女色的风流皇帝就更多了。
秦始皇是第一个爱女色的风流皇帝。他平定六国后,将六国统治者的后妃、宫女、王女等集中到秦都咸阳,并专门建造了规模宏伟的阿房宫,供其淫乐。据说每天秦宫的后妃宫女们洗脸的脂粉水倒在渭水里,便使水面上浮起一层油腻。
汉朝的皇帝因为妻妾太多,便在封正妻为皇后以外,再把众多的小老婆分成等级,称为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汉武帝后宫史载有“女子数千”。汉武帝的弟弟刘胜,封中山王,由于妻妾众多,竟生了一百多个儿子,又生了一百多个女儿。东汉成帝宠信赵飞燕是著名的宫廷秽史。
●0●0晋武帝后宫妇女多达万人以上,可谓破纪录。他常常坐着羊车到后宫游幸,任羊车把他拖到哪里,他便在那里宴饮寝宿。
北齐武城皇帝高湛后宫佳丽虽多,却宠爱其嫂李祖娥。高湛的胡皇后不耐寂寞,竟然与宫中“诸阉人亵狎”,后与高湛最亲信的大臣和士开私通。和士开为了抓权,说服高湛于公元564年将皇位传给胡皇后生的太子高纬。高湛做太上皇后,尽情享乐,终因酒色过度而亡。
高纬做了皇帝,即齐后主,和士开被封为淮阳王,位高权重,与胡太后的奸情更加肆无忌惮。
但不久,和士开就被高纬的弟弟、琅琊王高俨设计杀死。和士开死后,难耐寂寞的胡太后又与寺庙里的和尚昙献勾搭成奸,“日夜与昙献寝处”。昙献还将寺庙里几个长得清秀的小和尚化装成女尼,带进后宫,供胡太后淫乐。一次,高纬皇帝给母亲胡太后请安,发现胡太后身边站着两位漂亮的女尼,十分喜欢,立即下诏,令两女尼到他宫里“侍寝”。这一下才使真相败露。高纬大怒,下令杀死昙献与几个小和尚,还诛杀了其他与胡太后有私情的官员,并令将胡太后迁居北宫幽禁,“内外侍者一律不得与太后相见”。直到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所灭,胡太后才恢复自由。这时胡太后不过40岁。她竟然和齐后主高纬的年方20岁的皇后穆邪利一起,在北周的首都长安闹市区公开卖淫,许多人慕两个皇后之名,纷至沓来,一时门庭若市。胡太后恬不知耻地对儿媳穆皇后说:“为后不如为娼更有乐趣。”这是比东汉成帝宠信赵飞燕更淫秽的宫廷史。
南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宠信美女张丽华与孔贵人,不理国政,直至北方的隋朝大军打过长江,占领南京,他才慌忙地带着张丽华与孔贵人,逃到南京鸡鸣寺,让太监用布带将他们三人放到一个枯井中藏身,结果仍被隋军搜出,受尽凌辱死去,只给南京留下胭脂井的风流遗迹。
隋炀帝是最著名的风流皇帝,史称他有“粉黛三千”,但他还不满足,特地迢迢千里前往扬州繁华之地寻欢作乐。
唐玄宗宠爱其儿子的媳妇,设法搞来成为自己的宠妃,是为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自此君王不早朝”。
宋徽宗赵佶甚至微服出宫,到妓院私狎名妓李师师,自称“风流天子”。一次他突然到李师师处,正在李处饮酒的大臣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入床下,受了一夜的苦。事后,周将这夜听到的情景写成一词,名曰《少年游》,在京师传唱开来,使徽宗赵佶大为恼怒,即将周邦彦贬官出京。宋徽宗的荒唐自不止此事。最后他国破身俘,既葬送了北宋江山,也葬送了自己。
宋代以后好色的皇帝代不乏人。如明代著名的正德皇帝,即明武宗朱厚照,不仅后宫妃嫔成群,而且好微服游幸各地,猎食女色,过高楼瓦屋,便闯进去,索取酒肉,并要妇女伴宿,自权贵小姐,至民间少女与寡妇,都成其发泄兽欲的对象。他在大同恋上妓女刘美人,又在宣化府看中客店老板的女儿李凤姐,京剧《游龙戏凤》就是描述此事。
清代同治皇帝据说也是出宫嫖妓,染上梅毒而死,年仅18岁。清廷为了遮丑,让太医院公布同治皇帝是患天花死去的。当时民间流传一副对联加以嘲讽:
不爱家鸡爱野鸡,可怜天子患天花。
(五)喜欢杀人的皇帝——暴君封建皇帝既享有无限的权力,占有无限的财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享有最高的荣誉与最大的物质享受、最大的性满足等等,而且可以将他的权力、财富、荣誉、享受等等传之子孙。——那么,企图得到这个宝座的人就必然很多了,诚如明末思想家黄宗羲所说:皇帝们既将天下“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原君》)
权力愈是集中,就愈是富有诱惑力,因而一直都是争权夺利最尖锐、最激烈、最残酷、最复杂之处。作为权力最集中的皇位,就总是笼罩着刀光剑影与充满了血腥气,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首先是皇帝一方。掌握专制权力的皇帝们为了防范、阻止甚至猜忌别人来夺取他的皇位,就必然要不断加强恐怖统治,不断实施血腥屠杀与残暴镇压。哪里有专制,哪里就有恐怖。
皇帝的专制权威是靠恐怖维持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指出:
恐怖是专制国家的“原则”与“动力”。他说“在专制政体之下,君主把大权给予他所委任的人们。那些有强烈自尊心的人们,就有可能在那里进行革命,所以就要用恐怖去压制人们的一切勇气,去窒息一切野心”,“去毁灭其他一切人的意欲”。在这个意义上,一切皇帝都是暴君,因为一切皇帝都是靠暴力、恐怖、屠杀来维持他的专制统治与独裁权威的。
但是,在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皇帝中,他们在使用恐怖原则与进行屠杀镇压时,有多与少、轻与重的差别。其中一些无限制地使用恐怖原则(连他们自己制定的法律也置之不理)与过多地杀戮臣民的皇帝,便被后世史家称之为“暴君”。
中国历史上争夺皇位激烈斗争之多,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中国历史上的“暴君”之多,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暴君们嗜杀成性,杀人如麻,流血成河,积尸成山。他们不但屠杀敌国的君臣军民,屠杀本国的不驯服、不听话甚至想造反的人民,他们还屠杀自己的部下,自己的文臣武将,他们甚至屠杀自己的骨肉,屠杀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马克思说:封建专制政治充满了兽性。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喜欢杀人的暴君自推秦始皇了。他在平定六国、建立帝业的过程中,常常以得胜之师残酷地屠杀六国的军民。天下统一,他做了始皇帝后,又以全国人民为假想敌,制订了严密残酷的法令,时时防范与严厉镇压人民的一切“不轨”行动与“不轨”言论。
甚至百姓们没有什么“不轨”的言行,而仅仅是被怀疑在内心里有不满思想,所谓“腹诽”,便要“弃市”——拉到大街上去杀头。他对知识分子的血腥屠杀——“焚书坑儒”,更将他永远地钉在了“暴君”的耻辱柱上,赢得了千古骂名。
秦始皇以下,任意杀戮人民与知识分子的暴君代不乏人,史书上常常出现的“屠城”、“杀人盈野,流血漂杵”、“流血千里,伏尸百万”等等,就是这些杀人皇帝暴行的真实写照。
到了明、清两朝,皇帝们更常常利用掌握在手中的专制权力与御制的法律武器,制造骇人听闻的文字狱,血腥屠杀知识分子。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据《明史文苑传》记载,其杀害知识分子之多为历代罕见。当时著名的诗人高启被朱元璋腰斩,与高启并称“四杰”的杨基被迫害死于徙流的工场,张羽在岭南投水自杀,徐贲下狱瘐死;与高启并称“十才子”的谢肃被杀;此外还有著名的文人苏伯衡、傅恕、王彝、张孟兼、杜寅被杀,孙贲、王绂、张宣被充军,王蒙、王洪瘐死,戴良自杀等等。历史学家徐一燮在给朱元璋的贺表中,因有“光天之下”与“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句,朱元璋便疑心徐有意讥讽自己出身的微贱,幼年时作过和尚,“则”字近“贼”等,要杀徐。朱元璋的这些行为开启了清代文字狱的先河。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约140年间,以望文生义、捕风捉影、任意罗织罪状等手段,连续制造了多起迫害与屠杀知识分子及其家属、族人的文字狱大案,如庄廷昽《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汪景祺《西征随笔》案、查嗣庭“维民所止”案、吕留良案、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案等等,每一案都是杀人如麻,株及妻子,而且连已死的人都要开棺戮尸,对死人也要屠杀一次,真是“杀人如草不闻声”啊!
许多暴君不仅屠杀老百姓与知识分子,还对自己的部属文臣武将常常大挥屠刀。昨日是功臣战友,今日就成了罪魁祸首。所谓“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非子》)
中国历史上杀戮功臣最有名的皇帝当推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
刘邦原来兵单势弱,靠着部下韩信、萧何、张良、樊哙等文臣武将的韬略功勋与彭越、英布等降将的协助,才打败势力强大的项羽,得了天下。可他做了皇帝后,感到这些“功高震主”的部属对他的皇位是个威胁,立即在其妻吕后的协助下,制造种种借口,血腥屠杀这些元老重臣。他首先向功高盖世、谋略超群的韩信开刀,以查无实据的“谋反”罪名突然将韩逮捕,后贬为淮阴侯,不久让吕后出面将韩斩首,并夷三族;接着,刘邦又用相同的手段,把梁王彭越杀害,剁成肉酱,夷三族;然后又将淮南王英布等异姓王相继诛灭,甚至杀死了有恩于他的丁公;最后连与他最亲近的开国元勋、丰沛同乡与亲友樊哙与萧何也几乎惨遭毒手。
刘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杀戮功臣的皇帝,其始作俑后,后来的许多皇帝相继效尤,形成了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一大特征。
明太祖朱元璋,在登上皇帝的宝座后,首先制订《大明律》,规定凡敢于“谋反”者,不分主从,一律凌迟处死,并株连亲属,凡年满16岁的都要处斩。“胡惟庸案”是他杀戮功臣的开端。他在制造借口、捕杀丞相胡惟庸的前后,株连杀戮了约3万人。后来他又以“谋反罪”处决大将军蓝玉,坐“蓝案”死者有13族,达15万多人。其他如身冒百死、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傅友德,曾被朱元璋誉为“忠贤集于一身”的太子之师宋濂,朱的儿女亲家、位列百官之长的李善长等元老重臣,也都遭杀身、抄家之祸。甚至连被誉为“功臣之首”的老将徐达,据说也是被朱元璋害死。后世史家评朱元璋是“借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赵翼《二十二史札记》)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皇帝不仅大肆杀戮草民百姓、知识分子与部属文臣武将,甚至还常残忍地屠杀自己的父、兄、子、弟等骨肉至亲。
传说秦始皇是被他的儿子胡亥与宦官赵高勾结害死的;刘邦病重是被他妻子吕后害死的;清代康熙是被他儿子雍正害死的,宋太祖赵匡胤是被他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害死的,以至成“烛影斧声,千古之谜”等。
以上是传说,宫廷内幕充满了血腥与神秘。但史书上有确凿不疑记载的,有很多很多。
如汉武帝晚年亲自指挥剿灭了他的儿子、被他立为太子的刘据的全家。
如前面已讲过的唐太宗李世民杀掉其亲兄李建成与其亲弟李元吉,还杀死了李建成与李元吉的10个儿子。
武则天当权前后,皇室间互相杀戮成为常事。在她作高宗皇后前,为了在唐高宗前诬陷政敌王皇后,竟亲手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她当政后,又连续杀死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
唐玄宗李隆基一天间杀死自己的3个亲生儿子。
南北朝时后赵主石勒的义子石虎为了篡位,把做皇帝的哥哥石弘杀了,连嫂嫂、侄儿全杀光。他做了皇帝后,杀人如麻,后来因家庭细故,又残忍地杀死自己的亲子、被立为太子的石宣:先用铁链从石宣口鼻中穿过,悬空吊在木桩上,然后凌迟处死。石虎还亲自坐在高台上监督,并下令妻妾、子女、奴仆、卫士齐来观刑。当然也把太子的全家杀光,连太子的儿子,即石虎的孙子,只有9岁,一直生活在石虎身旁,每天叫他爷爷,石虎也叫卫士将孩子拉去处死,孩子哭着拉住石虎的腰带,叫爷爷救命,一直到把腰带拽断,才拉出去杀了。
真是残忍至极。但后来石虎及其家族又被其义子冉闵残杀尽净。最后羯族人被杀了几十万。
另一位杀人狂皇帝是北齐高氏皇帝家族。北齐文宣帝高洋立子高殷为皇太子。但高殷愚弱,诸叔强悍,高洋忧心忡忡,为除后患,竟以莫须有罪名活活烧死他的亲弟高浚、高涣。
及高洋暴病垂危,预料到他儿子的皇位终将为诸弟所夺,便哀求长弟高演,说:“夺但夺,慎勿杀也。”但后来高殷即皇帝位后不久,仍被高演废杀。高演在策划废杀阴谋时,曾联络其弟高湛,并许诺:“事成以尔为皇太弟。”及即位,高演却立其子高百年为皇太子。直到高演临终时,深知高百年非高湛对手,只得传位于高湛,并恳求高湛善待其子。但高湛做了皇帝后,百般折磨高百年,最后将高百年杀死。整个北齐宫廷成了皇室亲人的屠宰场。
至于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与其侄儿建文帝相杀数年,最后逼得建文帝家破人亡,狼狈逃亡,不知所终;清康熙诸皇子间为争皇位骨肉相残,死伤累累,更是人们熟知的史实。而清慈禧太后在自己去世前一天,令亲信以砒霜毒死其养子光绪皇帝,长期成为时人与后人议论的话题,但查无实据,直到2009年,才经用先进的科技化验光绪的遗骨所证实。
(六)不得好死的皇帝与短命的皇帝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权大,至高无上;享受,无与伦比。然而,他们却普遍的是寿不高,多数下场悲惨,不得好死。
据查,中国历史上被封建史学家尊为正统王朝的约230多个皇帝中,生卒年可考的有209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92岁。其中,享年80岁以上的只有梁武帝萧衍、宋高宗赵构、元世祖忽必烈,清高宗弘历(乾隆)4人,再加上女皇武则天,只得5人。享年70岁以上的也只有汉武帝刘彻、吴大帝孙权、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辽道宗耶律洪基、明太祖朱元璋,寥寥6人。他们合起来,占皇帝总数的百分之五还不到,真可谓皇帝七十古来稀。然而,在50岁以内死去的皇帝有142人,占皇帝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七,而在40岁以内死的短命皇帝也有120余人,占皇帝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死于30岁以内的约占60人,死于20岁以内的约25人。年寿最为短暂的是东汉殇帝刘隆,生下百余日就继位为帝,但在襁褓中只当了8个月皇帝后就离开了人世。东汉冲帝刘炳两岁为帝,但在帝位仅两个月就夭亡了。此外,东汉质帝刘缵、北齐幼主高恒、北周静帝宇文衍、南宋端宗赵昱及末帝赵丙等都是在未满10岁就丧生的娃娃皇帝。
皇帝短命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而被对手宣布罪状公开杀害,或表面荣宠而被密谋暗杀。
既然掌握专制权力的皇帝们将取得的天下视作为自己的私人产业,为了保住皇位并传子孙,为了防范、阻止甚至猜忌别人来夺取他的皇位,不断加强恐怖统治,不断地对臣民实施血腥屠杀与残暴镇压。那么,被迫害、被屠杀时时威胁下的臣民中,有一些人在忍无可忍之时,也会反抗,甚至会密谋先下手为强,杀掉那些暴君。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更有些臣民看透了皇帝的强盗本质与种种手法,羡慕皇帝的权力、荣耀与享受,在皇帝们还没有想到对他们下毒手之前,甚至皇帝们还对他们十分信任、委以重任、给予种种荣耀、财富与权力时,他们就谋划着与实施着夺权篡位、谋划着与实施着杀死与取代原来为之服务的皇帝了。因此,皇帝们若不能及时地、有效地发现、防范与杀掉那些善于伪装却心怀叵测、包藏祸心的臣民,那么,那些皇帝们就将难以逃脱被杀的命运,甚至是死无葬身之地与祸及全家及其子孙了。他们在自身或在其子孙们失去皇位之时,又总是要被别人惨杀。
据统计,在中国历史上所谓正统王朝的230多个皇帝中,由于改朝换代的政治动乱或争夺皇位的宫廷篡杀,就有约70个皇帝被杀死、鸩死、缢死、饿死或被逼自杀、自缢、自焚,接近皇帝总数的三分之一。南北朝和五代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斗争与政治动乱最为剧烈的时代,也是王朝与皇位更迭最为频繁的时代,因而皇帝不得好死的也就更多。在南北朝的52帝中,被杀或自杀的竟达33人。在五代的13帝中,死于非命的也有6人。
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被活活饿死的皇帝。他是梁朝的开国皇帝,博学能文,精通音律,擅长书法,可谓多才多艺,年轻时曾与谢眺、沈约等大家并称“竟陵八友”。他做了皇帝后,在位数十年,颇为振作,把南朝的经济、文化推向最高峰,82岁了还带兵打仗。但最后,他因为迷恋佛教,不理朝政,又在传位上前后反复,竟被其侄儿萧正德勾结侯景,发兵叛乱,将其囚禁在南京的台城多日,缺衣少食,以86岁之龄被活活饿死。
在其他朝代,有一些皇帝,历史记载虽说他们是正常病死,但死因可疑,如秦始皇、唐玄宗、宋太祖、清康熙帝、雍正帝以及前述的光绪帝等,后世史家经研究考证,这些生前不可一世的皇帝很可能都是被人谋杀的。
黄宗羲在《原君》中总结说:皇帝们将取得的天下视作私人产业,尽情挥霍,尽情享受;然而,“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滕,固扃,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
这就使得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不得好死的很多,短命的很多。
当然,皇帝短命的原因除在政治斗争中死于非命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帝至高无上的政治特权与物质享受特权所造成的早婚、多妻、穷奢极欲的宫廷糜烂生活以及迷信中毒的结果。皇子多早婚,一般在11~14岁就结婚,影响发育。皇帝后妃多到几十乃至几百人,养尊处优、好逸恶劳、纵欲无度的生活是伤身之利剑,不仅使皇帝们体虚早衰,而且使后代体质孱弱,一代不如一代。一般开国皇帝享中寿,子孙们寿命越来越短,还有许多皇帝企图长生不老,热衷于炼制与服食“仙丹”,结果往往中毒而死。还有许多皇帝刚愎自用,自以为天纵英明,生性多疑、不愿与医生的正常治疗配合,如刘邦病重拒绝医疗,还痛骂医生;曹操甚至杀死了提出正确医疗方案的华佗,这也是造成这些至高无上的独裁者们早死的原因。
(七)悲惨的末代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为数众多的皇帝中,命运最悲惨的,就是每个王朝的末代皇帝。因为在朝代更替时,新王朝的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彻底铲除旧王朝的政治影响与死灰复燃的可能,往往要千方百计搜捕、拘禁、折磨与杀害前朝的末代皇帝,有的还要斩草除根,把前朝的“龙子龙孙”斩尽杀净。
中国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就是亡国之君。胡亥在被权臣赵高杀害前,虽苦苦哀求“愿与妻子为黔首(普通百姓)”而不能。
西汉王朝的末代皇帝汉平帝被权臣王莽用毒酒灌死。王莽建立新朝,很快就失败被杀,还被分尸枭首。
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汉献帝做了多年曹操的傀儡,受尽凌辱,最后被迫“禅位”给曹操的儿子曹丕,还要奉献出自己的两个女儿给曹丕享乐。
然而未及数代,曹魏王朝的末代皇帝曹奂,又被权臣司马炎侮辱杀害。
司马氏称帝后,其后代也没有好下场。西晋末怀、愍二帝在国破后被匈奴俘虏,被命在宴会上“青衣侑酒”,在出猎时“执戟前导”,受尽凌辱后被杀。
东晋王朝的末代皇帝恭帝(司马德文),在被权臣刘裕篡位后,被封为“零陵王”,似乎受优待,但他一生下儿子便立即被刘裕杀死,他与妻子成天担惊受怕遇害,“自煮食于床前”,但最后还是被刘裕派人用被服蒙首活活闷死。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国破被俘,被押到隋都长安,每天与门客饮酒一担,醉梦终日,以酒消愁,被隋文帝骂为“全无心肝!”
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杨广是个亡国之君,最后流连江都。他面对天下大乱与众叛亲离,成日提心吊胆,对妻子萧后说:“外间大有人图侬!”他揽镜自照云:“好头颅谁当斩之?”
后来他终于被宠臣宇文化及杀害。他临死时不愿被刀砍,说:“天子自有死法,何得加以锋刃!”于是被用练巾绞死!
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最后两位皇帝是唐昭宗李晔与唐哀帝李柷。他们在朱温篡唐时,都被朱温杀死。唐昭宗的9个儿子都被吊死!
南唐后主李煜是个极有才华的词人,治国却是个昏君。他在国亡被俘后,因咏了那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流露出怀念故国的心思,被宋太宗认为有复辟野心,因而很快鸩之以“牵机”药,服后头足如弓状挣扎,状如牵机,死得极惨。
北宋的末代皇帝徽、钦二帝赵佶、赵桓被金人掳到极北的黑龙江五国城囚禁,让他们在枯井中“坐井观天”。徽宗被虐杀后,钦宗被金主完颜亮命为骑兵小队长,在校场上狂驰不已,死于乱蹄之下。
南宋王朝的末代皇帝是少帝赵显,4岁登帝位,6岁就国亡被俘,被元军押到北京监禁,后又被押到元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西),成年后为逃避杀害,请求出家皈依佛门。他被元政府送到吐蕃(今西藏)做了和尚(喇嘛)。但他后来还是被元政府杀死了。
明王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在农民军即将攻破京城时,亲自逼迫妻妾自杀,并亲手杀死爱女。他不忍看其爱女被自己杀死而用袖子掩住自己的脸,并含泪悲叹道:“为何生在我帝王家?”然后自己在煤山上吊自尽。这就是黄宗羲在《原君》中所感慨言的:“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崇祯)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
崇祯死后,明王朝的子孙在中国的南方建立了几个为时短暂的政权。这些政权垮台后,几个末代皇帝下场都很悲惨。特别是永历帝朱由榔,流亡到缅甸,被叛将吴三桂俘获,押回昆明,竟被残忍地绞死。
皇帝这个东西,是中国数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代表与象征。它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历史的祸害!到了辛亥革命前夕,中国不可阻挡地走向民主共和时代,皇帝必然成为反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的首要打倒对象。中国人民再不容许在自己的头上坐着一个皇帝或变相的皇帝了。
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革命党人对皇帝的天命制、特权制、终生制、世袭制、嗜杀制等等丑恶残忍的种种现象与本质,进行了尖锐的揭露与批判。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死去,3岁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以溥仪的父亲载沣为摄政王;第二天,11月15日,慈禧太后死去。1908年11月11日,革命党人在《中兴日报》上发表《皇帝》一文,写道:“中国之视皇帝,不过一能干之强盗。凡挟有杀人之权力者,皆可为皇帝”,“中国人民之畏,特与魔鬼恶煞相同。”文章进一步指出,皇帝的罪恶,不管是汉人还是满人做皇帝,都是一样;中国人民都要推翻它,都要毁灭它:“故中国革命,必当先除皇帝。故虽满洲君主,果能证明与汉族君主相同,亦必为中国人民自谋幸福之进步时所必当毁灭之目的物。”文章号召:“时代已入于20世纪,所有一切皇皇帝帝,皆当先后灭绝,此世界公理家之所公认也。”1909年(清宣统元年)6月23日,革命党人又在《中兴日报》上发表《世界无不推倒之专制君主》一文,写道:“浩浩昊天,抟抟大地,同此圆颅方趾之民,何莫非上帝之赤子?谓天特生首出庶物之一人以治万人,则大谬;谓兆民实有赖于一人,则犹迂。君主乎,专制政府乎,世界之蟊贼而已矣!”其意是说,皇帝本是亿万民众中之一人,并无特别优长之处;但他做了皇帝后,却置身于亿万民众之上,成了神,将全国土地财物视作其私产,可取可夺;把全国民众当作其奴隶,可杀可辱。这太不合理了!历史事实证明,专制皇帝就是盗贼!这写得多么深刻、痛快淋漓、入木三分,百年之后读之,犹要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