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早年激情赋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在早年刺杀摄政王之前,汪精卫曾撰《釜薪论》,认为革命犹如烧饭,需釜和薪。釜者,不惧水火忍受长期磨练;薪者却—时轰烈瞬间辉煌。汪精卫自称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愿意为薪。 然而在民族危亡关头,这位少年革命者却成为中国的“头号汉奸”。陈立夫曾对此评论他说,汪精卫最缺少的就是锲而不舍的韧劲,“书生难成大事”;而汪精卫的死忠派陈公博也有过评价,“汪先生遇事便出亡,合则留不合则去”。人品和性格决定了汪的命运。 《蒋介石的官场宿敌汪精卫(修订版)》是闻少华同志多年研究的成果,他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汪精卫的一生作出比较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对一些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