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检索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成就未来 ——团结报专访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社长梁光玉

时间: 2019-03-21 热度: 1825 来源:团结报


2月20日,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成立暨2019年度聘任大会在京举行,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出席并讲话。

□ 团结报记者 胡珉瑞

“今天,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团结出版社三十而立后又将踏上新的征程。”2月20日,在民革中央机关,梁光玉在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成立暨2019年度聘任大会上郑重宣布。随着团结出版社的改制,梁光玉也从团结出版社社长变为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社长。

1997年, 34岁的梁光玉调入团结出版社。二十多年来,梁光玉参与见证了团结出版社的改革历程,也见证了团结出版社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出版特色、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并受到广大读者真诚赞许的中小型出版社。

1 探索:走媒介融合之路

近年来,出版业形成了巨大的改革潮流,电子读物的兴起冲击着传统出版业的格局。但对于梁光玉而言,变革更多地意味着机遇。“对于勇者强者而言,这是革故鼎新,脱胎换骨的大好时机。”梁光玉说。

“人物传记音视网”就是团结出版社最初的一次融媒体尝试。2011年,团结出版社以改制为契机,依托丰富的人物传记图书资源,精心筹备搭建了这个风格独特的网络平台。

2012年12月“人物传记音视网”上线试运营,成为华语世界首家“人物传记音视网”,丰富的文字、音频、视频内容,满足了读者读、听、看的需求,也实现了优质传记图书的立体开发,为传统纸质传记图书的数字化变革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改制以来,出版社不断开拓新的领地,但也从未脱离出版特色。”梁光玉介绍,团结出版社牢牢结合人物传记这一题材,积极申请国家项目,除“人物传记音视网”外,还打造了“中国近现代名人传记多媒体传记数据库”“人物传记(非虚构)多媒体出版服务平台”等融媒体平台。

除了打造内容平台,发行营销环节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也是团结出版社始终在进行的探索。梁光玉将电子书生产与销售,形容为一场“战斗”。

2015年底,团结出版社的电子书进军全球最大的电子图书销售平台亚马逊,并在此后不断取得突破。据梁光玉介绍,电子书在亚马逊平台上线后,2016年分成收入仅有2.49万元,而到2017年,这一收入涨了3倍多,荣获了该行业协会颁发的“精进奖”。

梁光玉介绍,今年,团结出版社财政部项目“特写App”将正式开始运营。出版社将尝试制作人物传记相关音频、视频,并以此为突破口,寻求与喜马拉雅、咪咕等音频、视频平台合作,提升公司在电子书、音频、视频产品方面的收入。同时将加强出版业态创新,大力推动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大胆开拓IP文化,整体推进公司的融合发展进程,使知识付费服务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2 特色:以民国和人物为特色

作为1980级复旦大学中文系学子,梁光玉也受到了复旦校园“自由而无用”理念的影响。然而进入出版行业数十年,再同他谈起“自由而无用”时,梁光玉却有了另一番理解:“文化是自由而无用的,因为文化浸润于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表达,故不能为物所役,汲汲于功利。出版工作开启民智,则必须追求品质和社会效益;优秀的出版物能够提升人格、开阔视野,助人战胜平庸、提升格局,这也是社会功能的体现。”

目前,团结出版社已经形成了以社会科学、民国史尤其是抗战史、人物传记、传统文化图书为特色的出版格局。而作为民革中央主管主办的出版社,团结出版社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作者资源,因此以人物传记为代表的民国图书,也是团结出版社最早的特色。

梁光玉介绍,近年来团结出版社以民革领导人和国民党上层人物传记为中心,策划出版了“民国人物大传”书系,以及“历史人物丛书”“文化名人传记系列”“名人画册系列”等图书,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

此外,民国史尤其是抗战史类书籍,也是团结出版社出版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国殇》书系,以及反映十四年全民族抗战的系列图书,也取得了不俗反响。《国殇》书系一度进入亚马逊电子书军事品类年度销售前五十名。

“我喜欢读的书,用心编的书,无非也是人文情怀的融合和体现,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满足。”梁光玉说,所谓的“无用”,具体到出版行业,就是要有理想,要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本着这个原则,团结出版社的出版,一重原创,二求品质,三要创新。对选题严格要求,抵制注水的大路货。

尽管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阅读,为传统的书籍阅读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梁光玉坚信,有品质的阅读不会消亡。“优秀的原创纸质图书一定有独立市场,我们应该坚持策划一些好书。”梁光玉说。

而事实也证明,团结出版社立足特色、打造精品的出版思路没有问题。2018年,团结出版社图书码洋1.4亿元,主营收入6900万元,净利润640万元。“这些成绩对于大出版社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主打特色的中小出版社而言实属不易。”梁光玉坦言。

3 初心:服务民革服务统战

“团结出版社是民革的出版社,一方面,出版社努力策划民革和统战内容的优秀图书,承担起宣传喉舌的功能;另一方面,出版社还努力为广大基层民革组织和党员服务,充分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梁光玉介绍,从建社初期的《论“合独”》《再论“合独”》《台湾前途与“一国两制”》《邓小平论祖国统一》,到后来影响较大的《中国的参政党》《毛泽东和党外朋友们》《孙中山文集》《民革领导人传》,再到2017年下半年的《大道-—多党合作历史记忆和时代心声》《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2017年)》,仿佛一条长长的红线,把团结出版社三十多年来为民革和统战工作服务的优秀图书串起来,成为团结出版社的主要特色。

2016年以来,为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深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各民主党派部署开展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专题教育,启动了多党合作历史传统记录工程。着眼于深化政治交接提供生动素材、营造良好氛围,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启了《大道——多党合作历史记忆和时代心声》的编写工作。

为了做好该书的出版印制工作,梁光玉牵头成立了项目团队,针对该书出版周期短、编辑任务重、彩色印刷工艺复杂的种种困难,严格制订工作流程表,各个环节之间、各个岗位之间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同时与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积极沟通,确保书稿万无一失。编校、排版、封面设计、印刷装订等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社领导还多次下厂监制把关,终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2017年,《大道——多党合作历史记忆和时代心声》出版后得到统战系统、各民主党派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许,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纷纷点赞。短短三个多月,该书发行量达到五万多册。

“团结出版社今天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个‘初心’我想就是要坚持我们一直以来强调的‘三个始终不变’: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方向始终不变;二是为统战工作服务、为民革工作服务的出版宗旨始终不变;三是坚持原创特色,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的根本目标始终不变。”在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成立暨2019年度聘任大会上,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对迈入新时代的团结出版社提出了殷殷期待。

对此,梁光玉也强调,三十年来,不管团结出版社如何改革发展,“为统战工作服务,为民革工作服务”的宗旨不会改变。公司成立后,要继续致力于讲好统战故事,讲好民革故事,宣传好统战工作,宣传好民革工作。

“出版社改制成出版公司后,只要中央文化政策允许,文化领域内的创意产业我们都可以参与,都可以尝试,这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愿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美好前景就在前面,需要我们共同奋斗来实现。”梁光玉说。


作者: 胡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