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检索

1. 又依恋又诅咒的大家庭 01

时间: 2019-03-22 热度: 80 来源:

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时间是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即公元1904年11月25日。李家祖籍浙江嘉兴,巴金的高祖李介菴作为“幕僚”携家入川,到巴金这一辈,李家定居四川已经有五代人了。因此,成都是巴金生于斯长于斯的真正故乡。

巴金出生时,当过县官的曾祖父李璠已谢世26年,做过知县、知州的祖父李镛已闲居在家,他置了不少田产,在成都北门建了一座漂亮的公馆,现在虽垂垂老矣,仍作为至高无上的一家之主,掌握着大家庭的命运。

李镛有六子一女,长子李道河,字子舟,即是巴金的父亲。李家虽算不上显赫的贵胄世族,但历代为官,也称得上一方名门。同当时中国大地上所有的封建大家庭一样,李家的一切行事,都严守着卑尊有别、长幼有序的祖宗遗训。祖父和父亲为巴金取名“尧棠”,字“芾甘”,乳名(小名)升麐(即“麟”的异体字)。按照李家的家谱,巴金这一辈是“尧”字辈,他的同胞大哥名“尧枚”,三哥名“尧林”,二姐名“尧桢”,三姐名“尧彩”。兄弟姐妹的顺序是按大排行排列的,二哥、大姐都是二叔李道溥的孩子。

巴金的名和字,出自《诗经》中的《召南·甘棠》。这是一首颂扬周召公姬奭施惠于民的德政的民歌,全诗三节,每节都以“蔽芾甘棠”一句开头。“甘棠”即棠梨树,“蔽芾”是描绘甘棠树繁茂状貌的形容词。巴金的祖父能诗文、喜字画,曾自印过一册题为《秋棠山馆诗钞》的诗集。给子孙取名字,自然要引经据典。拆开完整的诗句,取末字“棠”为名。中间二字“芾甘”为字,于原诗的文意并不通达。但选中这一句诗,却表明祖父和父亲对这个孩子的厚望。

对于自己幼年时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巴金在30年代写的《最初的回忆》《家庭的环境》《我的幼年》《我的几个先生》等自传散文中,曾作过充满深情的具体描写,在50年代以后写的谈《家》《春》《秋》等作品的创作谈和80年代写的《随想录》中,又作过若干片断的回忆。这些文章所提供的事实和材料,成为人们了解、叙述巴金童年和少年时期生活最主要的根据。

成都北门有一条正通顺街,东西走向,长不足一里。街的中段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公馆,这就是巴金渡过生命最初19年的“家”。

巴金在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家》第一章末尾,这样描写高公馆及其周围的环境:

有着黑漆大门的公馆静寂地并排立在寒风里。两个永远沉默的石狮子蹲在门口。门开着,好像一只怪兽的大口。里面是一个黑洞,这里面有什么东西,谁也望不见。每个公馆都经过了相当长的年代,或是更换了几个姓。每一个公馆都有它自己的秘密。大门上的黑漆脱落了,又涂上新的,虽然经过了这些改变,可是它们的秘密依旧不让外面的人知道。

走到了这条街的中段,在一所更大的公馆的门前。弟兄两个站住了。他们把皮鞋在石阶上擦了几下,抖了抖身上的雪水,便提着伞大步走了进去。他们的脚步声很快地消失在黑洞里面。门前又恢复了先前的静寂。这所公馆和别的公馆一样,门口也有一对石狮子,屋檐下也挂着一对大的红纸灯笼,只是门前台阶下多一对长方形大石缸,门墙上挂着一副木对联,红漆底子上现出八个隶书黑字:“国恩家庆,人寿年丰。”两扇大门开在里面,门上各站了一位手执大刀的顶天立地的彩色门神。

巴金的家李公馆与作品中描写的高公馆并无二致。需要补充的是,打开油亮闪光的黑漆大门,迎面是一堵白色的照壁,“长宜子孙”四个土红色的篆字,组成一幅图案,嵌在照壁中央蓝色的圆框子里。公馆里有四进院落,几十间房屋,还有花园、竹林和许多树木。

巴金的家所在的成都,是怎样的一座城市呢?它地处长江支流岷江的中游,位于号称“天府之国”的川西平原中部,是一座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其名的来历,据说是沿用周代“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说。此城因织锦业盛,并设锦官管理,又别称“锦官城”“锦城”;因城上遍植木芙蓉,亦别称“芙蓉城”。早在公元前311年战国时代,秦惠王就在这里设县筑城;三国时期的蜀汉,五代时的前蜀、后蜀,都以此地为国都;北宋的李顺和明末的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也曾以这里为都建立“大蜀国”和“大西国”。历代诗人墨客,留下过许多诗文,咏唱这座富庶华美的历史文化名城。西晋诗人左思在他的名作《蜀都赋》中,称它“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并用“轨躅八达,里闬对出。比屋连甍,千庑万室”这样的文句,形容其街道纵横、人口稠密的富足繁华状况。唐代诗人杜甫到成都后,感叹地称它为“喧然名都会”(《成都府》)。宋代诗人陆游则以“濯锦江边天下稀”(《成都书事》)的诗句,表达他对这座名城的赞美。据有关资料,到清代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成都城的规模为周回二十三里三分,东西相距九里三分,南北相距七里七分。这个规模大概保持了一百余年,到本世纪初也无大变化。在巴金出生的前后,成都已拥有300余条大小街巷、20多万人口,堪称中国西南的泱泱大城。

幼年的巴金在成都这个锦衣秀食之乡,在李公馆的高墙深院之中,过着优裕富足的少爷生活,衣食起居有仆婢伺候,玩耍嬉戏有丫头陪伴。母亲陈淑芬温馨地珍爱着这个与自己生日相同的幼子,年长七岁的大哥尧枚和两个姐姐待他们的四弟都很好,三哥尧林更处处照顾着小自己一岁的胞弟,同辈的弟妹也很喜欢他们的四哥。天真烂漫的巴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近五年时光。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