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9日,《走出历史的尘烟》圆桌对谈在北京美后肆时F1美剧场举办。《走出历史的尘烟》作者李菁,与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三联生活周刊》 副主编吴琪,商业和艺术跨学科纪录片创始人郭旭锋,以圆桌对谈的形式,共同探讨了“记录”中的那些有意思的事儿。
《三联生活周刊》一直站在时代的前沿,关注社会的热点。三联的记者有怎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哪些实战训练?怎样能写出像周刊记者一样优秀的文章?如何从新闻写作进入历史写作?如何把控人物和历史的关系,使新闻人物的光芒具有永恒的意义?
让我们跟随《走出历史的尘烟》作者李菁在世界的各个⻆落寻觅有趣的灵魂:到宋庄大画室里听⻩永玉戏说往事,在纽约的暴⻛雪里走访⻉聿铭的家人,在核事故30周年重返切尔诺⻉利现场, 到耶路撒冷的哭墙和戈兰高地查看……
李菁
关于《走出历史的尘烟》的缘起,李菁谈到,因为父亲是学历史出身,会订阅许多文史类杂志,所以她从小就把这些资料当做闲暇时的读物,把里面各种将领的传记当成传奇故事来读,这使她在参加工作后对历史类的选题很感兴趣。而当时的主编发现了李菁的兴趣点,便派她承担相关工作,才最终促成了这本书。
李菁提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我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我只是一个写作者,我只是表达我眼中的人,我眼中的事。对于历史,我们是后来者。我们再去看历史,或许可以给出新的视角和新的观察。”
史航
史航很喜欢李菁的《走出历史的尘烟》。他提到,还原历史真相,正是这本书的意义之一。他还向爱书人推荐这本书,因为里面的主人公有几十个人,又涉及到几百个人名,读者可以不用阅读那么多传记,而只通过这本书便可以了解他们。史航评价说:“这本书不是旅行攻略,它是大漠篝火边,一个老行路人跟你聊他这辈子去过的觉得不后悔的地方。”
郭旭锋
导演郭旭锋分享了纪录片拍摄与新闻记者做“口述”历史时相似的地方。他说,面对受访者之前,拍摄者与采访者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与其进行同层次的交流,产生共识;而交流过程中,要能提出好问题,引导受访者进行更深入的分享。
吴琪
吴琪在主持活动之余,也表达了对《走出历史的尘烟》这本书的喜爱。
在现场,几位嘉宾还讨论了书中关于吴清源、贝聿铭、史迪威等人的经典段落,以及文章背后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据悉,《走出历史的尘烟》自 3 月出版以来,获得了广泛好评。著名主持人董卿、窦文涛、陈晓楠,《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李舫,香港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熊景明倾情推荐该书。《走出历史的尘烟》还入选了绿茶书情3月精选好书榜,《中华读书报》4月好书榜。而中华读书报、天津日报专门为该书刊发书评,北京晚报则进行了专访报道。
读者提问
现场签售
嘉宾与现场工作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