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李云龙的原型“王疯子”,一战消灭几十名鬼子军官!

来源:编辑: 查看数0评论0

王近山(1915~1978)

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5岁当红军,16岁当连长,18岁当团长,20岁当师长。据说,他是经典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主要原型。

他打仗特别勇猛,成了高级指挥官后仍是习惯于身先士卒。李德生、尤太忠回忆说:“作战中,当部队攻城受阻时,王近山还是要冲上去,竖梯子爬上城。以致我们在多次战斗中,不得不派六七个警卫员跟着他。”

王近山打仗如此勇猛,因而被称为“王疯子”。

1943年10月,他率部赶赴延安组建新守备旅。

在钳制部队的掩护下,王近山率16团主力于10月中旬从长子县东裕、西裕地区出发,向西南方向进发。

10月22日清晨,他们进抵韩略村南。

10月22日下午,洪洞县武委会主任孙名烈前来慰问部队。王近山和团干部顾不上休息,听取孙明烈的汇报。

在交谈中,孙明烈说:“临屯公路上鬼子军用卡车天天跑,你们过公路一定要小心!”

“鬼子的军用卡车?天天跑?”王近山马上警惕地问。

“是呀,每天上午都有,汽车载的都是物资,掩护的部队也不多,它们从临汾出发,经过这里向东去,为‘扫荡’的鬼子送弹药,下午又满载从根据地抢来的财物,经此返回临汾。”

王近山正寻思着打一仗呢,立即桌子一拍,骂道:“好啊!这狗日的,不给他们点厉害,看来是不行了!”

武委会的同志一听,兴奋地说:“好啊!韩略村附近公路两侧,都是两丈多高的陡壁,易下不易上,要是打伏击,嘿,那可是最好的地段。”

王近山战斗之心起了就难收住,立即和16团团干部商量:“我们利用这里的地形,打一个速战速决的伏击战,抓一把就走,你们看如何?”

“部队士气高得很,3天不打鬼子,手就痒得慌。”团政委常祥考说。

也有人提醒说:“出发前,陈司令员曾嘱咐我,若途中遇敌,应力求速战、速决、速离;我们应尽快赶路,安全到达延安,没有在这里打仗的任务。”

“不管!打!捉几个鬼子,向党中央、毛主席献礼。”

团里的干部还是担心仗一打响,16团这支孤军就会非常危险。

王近山铁了心要打仗,他坚定地说:“日本鬼子的胸膛撞在枪口上,作为一个军人,一个中国人能不打?军人第一职责不能放弃歼敌的机会。我王近山把刺刀狠狠刺进日本鬼子的胸膛,战场一定是手快打手慢的,有准备打无准备的!另外,你们给我写好一份检讨,是三份,一份给刘司令员,一份给陈赓,一份交给毛主席。现在听我的,就在这里埋伏打一仗!”

23日,韩略村村长王明秀前来报告。说据点里的伪军说,明天有“大太君”路过韩略村。

王近山大喜,立即带领全团连以上干部,在孙名烈、王明秀等人的带领下,化装秘密侦察了地形。韩略村边有一条山沟,公路正从三四米高的陡壁中间穿过。这确是一个理想的伏击阵地,八路军只要埋伏在两侧,敌人一进口袋,就真像人们常说的:要“包饺子”了。

24日凌晨,部队全部进入设伏阵地,用田里的高粱秆、玉米秸做了严密伪装。

为了既迅速、猛烈地打击敌人,又保证自己能安全地撤退。王近山安排团政治委员常祥考带第1、第3营大部和团直属队过临、屯公路,北上霍山,保证队伍的退路安全,代团长袁学凯带领一个排和当地民兵封锁韩略村敌碉堡,自己率领第2营3个连和第3营1个连打埋伏。这就是说,在伏击战中直接攻击敌人的兵力只有4个连。

天地之间肃静。一个连长悄悄来到王近山身边问道:“首长,都几个小时了,敌人还没来,部队有些着急了。”

王近山看了一眼那个连长:“这就沉不住气啦?部队着急?首先看你有没有着急?”

说完,便又回头观察着整个伏击战场。就在此时起风了。而且,骤然间狂风大作,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大风把整个战场吹得风沙弥漫。王近山忽然站了起来,看着天空大笑,他对身边的人说:“好兆头,风随虎,雨随龙。天助我也!”

身边的干部吃惊地仰头看着王近山。

突然,连长把望远镜交给王近山:“首长,来了!敌人出现了!这回,关老爷该睁眼了。”

王近山没有说话,举起望远镜向远处观察。一个前方观察哨的侦察员来报告:“鬼子的车队出来了,整整13辆汽车!还有3辆是小车!”

王近山问了声:“看清楚了?没有步兵?”

王近山放下望远镜,想了一会儿,觉得有些困惑,鬼子这出的是什么招?

这架势,不像是运输部队,因为有3辆通常要大佐以上军官才能坐的小汽车。

如果是作战部队,为什么没有步兵?然而,这些车辆又不是装甲车,也不像机械化作战呀?

王近山怎么也想不明白,敌人越来越近,也不容他再想。于是,他坚定地命令:“随他们出什么招吧,老子见招拆招,总要收拾这帮狗娘养的。准备战斗!”

上午10时许,临屯公路上尘土飞扬,插着太阳旗的日军车队终于来了。

“轰、轰、轰”三颗手榴弹爆炸,战斗正式开始。

负责截尾的6连先动手,他们集中近百颗手榴弹扔出,打烂了日军最后2辆汽车,堵死了敌人退路。

6连班长赵振玉带领全班,跃出阵地,从陡壁上飞下公路,跳上鬼子的汽车,从鬼子手中夺过重机枪,对着前头的鬼子猛扫。

韩略村民兵杨玉秀,也和6连战士一起冲到敌人汽车上,从敌人手中夺下武器和子弹,把敌人来不及卸枪衣的重机枪抬回的阵地,对准敌军猛烈扫射。领头的鬼子如大梦初醒,急速驶车,想一鼓气冲出去。可是,9连像一道铁门,迎头把敌人截住。

埋伏在公路两旁4连、5连,集中轻重火力,紧随着向敌人压了下来。

顿时,韩略村这条凹道变成了火沟,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连还枪都来不及。

好大一会儿,才有敌人一个大佐带着十几个鬼子军官,举着战刀,狗急跳墙似的扑向六连阵地。

沟道前面的敌人也端着枪,“呀!呀!……”地怪叫着,顺公路向9连冲来。

班长杨发喊了一声“冲!”全班9人,踏着敌尸迎上去,在遮天蔽日的烟雾中,与敌人厮杀在一起。

战斗英雄杨发把一个比他高一头的敌人摔倒在地,敌人拼命挣扎,两个人在地上翻来滚去。杨发因个头小,被敌人压在下面,掐住脖子。紧急关头,9连连长赵大兴带着一名战士飞奔过去,对准敌人后背捅了一刺刀,敌人哼了一声便滚到一边。

参战的民兵和民众也都拿着菜刀、棍棒、锹镐跑来了,在阵地的四周高呼:“鬼子被包围了!”“鬼子跑不了啦!”“同志们!狠狠打呀!”山鸣谷应,威势倍增。

孙宗武回忆说,一个自动前来参战的柏村小和尚——智礼,武艺高强,用扁担打死了好几个鬼子。正当他越打越起劲时,遭到日军的机枪扫射,英勇牺牲。

有一些残敌集结在一起,妄图从斜堰坡突围,5连的战士迎上去就打,眼看敌人要冲上来了,我风口垣团指挥所附近的重机枪猛烈扫射,才把敌人压下去。五连一个排长,带领全排冲下去,夺了鬼子一口指挥刀,接连砍死几个鬼子。

另一股残敌妄图从小官子十字向西突围,军队和民兵冲下去,全部消灭了。有三个鬼子钻在半崖一个破窑洞中,掏了一阵子未掏出来,其余被全歼灭。

在4连、5连正面有七八个敌人利用几个半截窑洞顽抗,并用一挺机枪封锁我冲击道路。5连指导员郑光南非常焦急,抱着集束手榴弹向敌人机枪投了过去,一声巨响,大家冲向敌群,将敌人消灭,郑光南却壮烈牺牲了。

王近山很想捉几个俘虏带到延安去,要求战士和民兵尽量抓活的。可是,这些鬼子特别顽强。有些负伤的敌人,钻在汽车下面不出来,被着了火的汽车活活烧死在车底下。有的鬼子被我们的战土和民兵从车下硬拉出来,拉出来不走,抬着走,不让抬,翻滚胡闹,我们民兵气恼了,只得结束了他们。有些鬼子打光了子弹,我军战士向他们喊话,要他们投降。可他们或者与我军战士拼命,或者自杀身亡。最后,一个俘虏也没有抓到。

敌人见夺路逃生无望,便马上收集残兵,企图夺得一个立脚点顽抗待援。韩略村距敌人师团司令部临汾很近,如果让他们拖延下去,对我军这支深入敌区单独作战的部队,将是十分不利的,必须毫不犹豫地速战、速决、速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王近山立即下达死命令,要部队狠打猛冲,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歼灭敌人。

焦急中,王近山“疯劲”复发。他不顾周围人员劝阻,脱掉上衣,亲自挥刀参加了战斗。在王近山的带领下,部队立刻向敌人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击。

我军发现路沟中间有一群带指挥刀的鬼子军官,四周的学生官端着刺刀纷纷向他们靠拢,看样子是想拼命把这群长官救出去。王近山估计这可能就是他们最大的指挥官,便立即命令部队集中力量,先消灭这股敌人。顿时间,我军的手榴弹像铺天而来的“麻雀”,密密麻麻地落向了敌阵,敌军官群顿时被炸得血肉横飞。

根据孙宗武的回忆,这次战斗共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看到时间已久,鬼子也已经被消灭干净。王近山下令撤退。

顿时,八路军的号声在四面八方响起,有的是冲锋号,有的是集结号,5连战士则在撤退途中时左时右,时东时西,而且故意让敌军看见。这是王近山的又一妙计,以让日军不知我军的撤退方向,也不知我军的人数。

第二天中午,16团各部和干部队与家属在指定地点汇合,撤退途中无一伤亡。

王近山当时的确没有想到,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干掉了一个日军参观团。

16团参谋长林克夫回忆说:“从缴获的文件上查明,原来这些‘万死不辞’的敌人,就是那准备随‘铁滚扫荡’的皇军到战地观光和汲取‘扫荡’经验的军官观战团。这一百八十多个观光者中有旅团长一名,联队长八名,少佐十余名,他们想不到当临汾指挥部正在拍电报向东京报告‘赫赫战果’‘皇军如入无人之境’的时候,还没有走到战地,就尸横遍野了。”

这一仗,把冈村宁次气得暴跳如雷,嚎叫着:“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吃掉这一股共匪!”于是把担任战役侦察的6架飞机,全部调来追寻16团的踪迹,又从安泽、浮山、沁水、沁源、翼城等县的联队中抽调了几千人,星夜赶来合击16团。这一来,敌人“扫荡”的兵力被分散,八路军胜利地粉碎了日军的“铁滚扫荡”。

本文摘编自《中共敌后战场抗战最纪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友情链接
  • 和讯

  • 中华

  • 新华

  • 网易

  • 新浪

  • 搜狐

版权所有:团结出版社    备案号:京ICP06000133号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技术支持